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印尼波音機引擎起火緊急降落
  • 東京大學擬漲學費
  • 瑞士小鎮刀客當街傷六人
  • 高溫持續
  • 登革熱新疫苗列世衛預審清單
  • 十六女性控大衛 · 高帕菲性侵
  • 滇婦中美男計淪間諜
  • 美駁船撞塌大橋
  • 工行原副行長張紅力被逮捕
  • 深中通道
  • 兩“海上巨無霸”出江試航
  • 渝五旬漢吊頸鍛煉亡
  • 穗十三行市場大火一死
  • (社論)美言而無信再挑貿易戰
  • 李強會見普京
  • 中方:典型雙標
  • 大陸廿七軍機巡台
  • “新式”玩具
  • 標本亮相
  • 海交會榕開幕台胞參會創新高

“決心”號遇40萬年前有孔蟲

2017-02-20 06:35






    “決心”號遇40萬年前有孔蟲

    【據新華社“決心”號十九日電】在“決心”號大洋鑽探船的顯微鏡下,記者邂逅了一群四十萬年前生活在南海的美麗有孔蟲。牠們是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從南海海底鑽取的科學樣品。

    研讀地史的“書籤”

    每一隻有孔蟲化石依然散發着白色珍珠般的溫潤光澤。牠們有的像圓圓的乒乓球,仔細看皮膚卻呈網格狀;有的像含苞欲放的棉花球,白色的花瓣清晰可見;還有的像扇形貝殼,中間包裹着一個小孔。

    自寒武紀至今,這些僅一毫米大小的美麗單細胞動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五億多年。由於其中某些種群演變迅速,在地球上生死留存的時間很短,因此成為相應地質年代的重要標準化石,是科學家研讀地球歷史的“書籤”。

    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南海第三次大洋鑽探,正在北緯十八度、東經一百一十五度的南海北部海域順利進行。“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從三千七百多米深的南海海底,鑽取出來一管管沉積樣品。

    本月十六日,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向榮,在“決心”號鑽取的第三管沉積樣品中,發現了幾隻粉紅色的“紅擬抱球蟲”。這種在教科書中作為定年標誌的有孔蟲,生活在地球上的年代約為十二至四十萬年前。因此可以判斷,“決心”號鑽取的第三管南海沉積樣品,是在這段時間內沉積的。

    儘管肉眼看上去,有孔蟲小如針尖,但卻不屬於微生物,而是不折不扣的動物,隸屬於原生動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殼上有一個或多個開孔,以便伸出偽足,因此得名“有孔蟲”。

    自寒武紀至今,已知其化石種類有四萬多種,分佈於五大洋不同海洋環境的現代有孔蟲,種類有六千多種,僅在中國海域就生活了一千五百多種。

    被譽大海裡小巨人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原生動物,有孔蟲是地球滄海桑田變化的“見證者”。研究現今海洋中的有孔蟲種類及數量、分佈,總結其與所處環境因子的關係,科學家就可以推測出古海洋環境和古氣候。

    有孔蟲是古今海洋環境對比的優越“指示生物”,廣泛應用於生物地層學、古海洋學等諸多科研領域,被譽為“大海裡的小巨人”。

    有孔蟲的殼體不僅承載了“海洋歷史信息”,而且造型變化多端、精美絕倫,幾可與鸚鵡螺媲美,堪稱“大自然的藝術傑作”。科學家侯弗克曾通過計算指出:有些有孔蟲是依照“黃金比例”增長其房室的,其精緻的內部旋向構造,完全符合“黃金比例”定律。

    有孔蟲之美也深深吸引了中國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合作共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孔蟲雕塑園。一百一十四座大型的有孔蟲石雕,以“宏觀的微生物”、“單細胞的雕塑品”奇特方式,生動展示了集科學與藝術於一體的“有孔蟲文化”,被國外權威機構評選為“世界十大進化旅遊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