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利率前景主導英鎊走勢
  • 撤辣去庫存 發展商資金回籠15億
  • 中成品油價年內首次兩連跌
  • 經濟前景向好 英鎊持續看漲
  • 新能源汽車下鄉 99款車列陣
  • 本田在華銷量降 推自願離職
  • 金沙物美嘉年華七月中舉行
  • 大健康產業研討會 助握灣區機遇
  • 穗發佈AI平台 破就業招工難題
  • PATA峰會今開幕 逾四百與會者匯聚
  • 大禮包助攻 經濟景氣料偏熱
  • 人行五月MLF等量平價
  • (一家之言)用好惠澳政策 顯平台優勢
  • 自由行擴大 企業:增客量穩生意
  • 首季廣告業生意勝疫前一成
  • 內地累計辦理帶押過戶逾18萬件
  • 專家:大部分城市戶籍趨向放開
  • 四月穗商辦市場交投弱
  • 外資乏興趣 炒高樓價機會微
  • 買房送戶籍 近廿城購房即可申請

地產銀行:短炒甚少 宜放寛首置按揭

2017-03-02 06:35


    特別印花稅不足五百宗

    地產銀行:短炒甚少  宜放寛首置按揭

    【本報消息】本澳經濟低谷漸回,樓市亦見好轉。財政局早前首次公佈特別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實施以來的情況,其中,過去五年來繳交特別印花稅不足五百宗,涉及約兩億元。地產及銀行業界認為,數字反映本澳買家甚少短期炒賣,政府應適時為首次置業適當放寬按揭成數。

    財政局日前公佈歷年已繳特別印花稅數據。一一年六月至今年一月,已繳特別印花稅住宅三百四十八宗、涉稅款一點五七億元;商業三十六宗、涉稅款二千七百九十一萬元;寫字樓九宗、稅款四百四十六萬元;車位一百○五宗、稅款一千八百二十四萬元。上述所有“不動產”合計四百九十八宗、已繳特別印花稅逾兩億元。

    至於額外繳納特別印花稅,一二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已繳交10%額外印花稅有九百六十三宗、稅款達六點一億元;其中一六年為二百○八宗、稅款一點二九億元。

    缺首期集中買唐樓

    地產業者表示,○八年金融海嘯後,很多外資已退場,紛紛流往外地更具吸引力的市場。近年樓價持續上升,主要是本地人成交,所以從額外印花稅數據反映,一二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合共五十一個月,才錄得九百六十三宗,平均每月約十九宗,實際外地買家佔比約2%,去年合共二百○八宗,即平均每月才十多宗,對比其他地方的外地買家量明顯較少。

    政府眾多調控措施都適時調整,雖然特別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通過立法執行,難以一下子撤銷,但金管局按揭指引應該調整,有關提議從跌市探討至今已逾兩年,政府應該認真思考,畢竟整體樓市與多年前的熾熱市況截然不同。近月來成交宗數大部分集中二十多年樓齡的唐樓,主因銀碼較細,很多並非買家心儀物業,祇是首期不足,將價就貨。

    新春過後,最近十日睇樓量明顯較活躍,但仍以二、三百萬元為主,很多投資者或置業者考慮到首期祇需一成,可貸款九成,即首期祇需二、三十萬元。如果政府適當放寬,這批置業人士可選擇相對優質的物業。現時本澳打工仔收入穩定,供樓不成問題。

    港澳有別毋須跟貼

    銀行業者稱,特別印花稅從一一年實施至今,不足五百宗,有關稅款合共兩億元,按照特別印花稅要求,一年內轉手需要繳納20%特別印花稅,兩年內轉手則要繳10%特別印花稅,若取平均數推算實際交易額約二十億元。五年才錄得這數字,反映其實市場並非炒賣嚴重。再者,過去五年包括旺市及跌市,反映不同周期樓市中,物業持有者短線炒樓佔比較低,且持貨能力較高,不急於短期放售。澳門樓市與香港不同,香港呎價高達一、兩萬元,港澳兩地樓市措施不應該完全相同。澳門本地仍有空間為首次置業人士提供協助,主要是樓按成數可適當放寬,當中風險不高。

    現時考慮的是首置者有否足夠供樓能力。本澳失業率長期處於低水平,收入穩定,一般夫婦二人家庭收入可以應付供樓壓力,風險不高。不少銀行近年亦調整了供樓年期至三十或卅五年,拉長了供款年期,令供樓負擔可減輕。其實銀行業最重視風險評估,放寬首置樓按指引,風險仍可掌控。故金管局應適時調整,毋須跟貼香港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