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銀娛世界女排聯賽第三日 意大利及日本隊戰勝各自對手
  • 【第三十四屆澳門藝術節】 《夢迴.益隆》節目最新安排
  • 氣象局:明日較高機率掛三號風球
  • 氣象局發出一號風球 料明日清晨維持
  • 日銀大買ETF和債券獲利 為國庫貢獻兩萬億日圓創新高
  • 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高於生產端 報告:發展中國家排碳被高估
  • 工資增速放緩至疫情前水平 褐皮書:美經濟前景惡化
  • 內地官方擬投入60億元人幣 全固態電池「國家隊」成軍
  • 空飄糞便氣球還不夠 朝鮮再發射十多枚導彈
  • 首季錄電話騙案近百宗 司警宣傳防盜及推廣反詐程式
  • 香港樓價連升兩個月 分析料全年樓價或仍錄跌幅
  • 鞏固首位國際客源市場 旅遊局赴韓辦推介會促合作
  • 業界:「撤辣」功效立竿見影 吸引買家「上車」盤活樓市
  • 澳門金融業總資產2.6萬億元 學者籲加強琴澳金融產業聯動
  • 股價連三天創新高 今年累漲130% 輝達市值直逼蘋果
  • 對通脹下降的信心未增加 卡什卡利:不能排除升息可能
  • 美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強勁 通脹預期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
  • 本澳首季錄22宗自殺死亡個案 死者年齡介乎17至75歲
  •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首次負增長 董事長年薪平均下降3.3%
  • 阿根廷有望向中國出口玉米 預計7月開始發貨

中國老齡化嚴重 每四秒一人60歲

2017-03-10 00:18

全國政協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左四)、王文彪(右三)、許家印(左三)、胡曉義(右二)、李彥宏(左二)討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問題。 (新華社圖片)

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中國每天不到四秒就有一個人達到60歲。 (新華社圖片)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老齡社會的特點是未富先老。 (新華社圖片)

中國老齡化加劇,每四秒就有一人60歲。( CFP圖片)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昨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多名政協委員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去年比前年60歲以上人口增加886萬人,即中國每天新增老齡人口24,000人,不到四秒就有一個人達到60歲,老齡化的鐘聲愈來愈緊迫。不過,胡曉義表示,老齡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誌之一,不是洪水猛獸,中國有準備、有條件,也有能力妥善應對老齡化挑戰。

胡曉義在記者會上表示,養老保障問題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不光關係到當下的民生,還關係到今後幾十年的民生。中國老齡化的腳步愈來愈清晰,老齡化的鐘聲愈來愈緊迫,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但胡曉義指出,不應該把老齡化當做洪水猛獸,「十二五」期間,中國人口預期壽命平均增長一歲,應該把邁入老齡化社會看成是一件好事。胡曉義指現時國家養老保險基金是收支平衡而略有結餘,這個結論是科學的、符合實際,但老齡化確實帶來了重大的、全方位的挑戰,也確實存在兩個突出的結構性矛盾,養老基金的地區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現當期支付的缺口。老齡化加劇,未來養老基金支付的壓力可能會愈來愈大。

「應對老齡化政府責無旁貸」

胡曉義說,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應對老齡化的挑戰,包括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來擴大覆蓋面,改善撫養比,包括進一步提高基金的統籌層次,在更大範圍內化解地區間不平衡,進一步完善繳費和待遇支付的政策,讓群眾更加了解多繳多得的機制。同時,亦包括要增加外部的資源供給,增加財政投入,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還有通過投資運營來增加收益等。胡曉義說,「我想招數是有的,辦法是有的」,現在關鍵是落實。

胡曉義說,應對老齡化政府責無旁貸,相信中國一定有能力、有辦法戰勝老齡化高峰的挑戰,使全國老年人生活得愈來愈好,給中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養老服務業可增千萬就業市場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亦表示,中國的老齡社會有一些和世界不同的特點,包括未富先老,以及撫養的比例,一個家庭一個孩子,撫養比例比較高。另外,還有空巢化、失能的比例也比較高。黃潔夫指出,是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支持社會辦養老服務,特別是要做醫養結合養老。黃潔夫表示,從先進國家和地區的養老經驗來看,這是一個高需求率、高就業指數的產業。比如,有社區養老,有居家養老,有醫療機構的養老,還有安寧療護,這些都是屬於醫養結合型的。如果這些都要發展起來,就需要養老服務業有關的工作,包括護工、康復師、養老的醫生護士,國家可能增加1,000萬就業的指數,這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醫養結合緩解看病難

此外,黃潔夫著重強調醫養結合的重要性。黃潔夫指出,中國的醫改,2009 年雖然有重大的階段性成果,但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緩解。在調研中發現,現在有一些老年病人,由於慢性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心理障礙等疾病,由於醫院床位有限,這些老年人進院十分難。黃潔夫說,養老一定要和醫改結合在一起,把三級甲等大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地方去,把三甲醫院的品牌和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和鄉鎮醫院結合起來,把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轉型成為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產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一個新的增長點。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