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T1單位仍有需求

2017-03-31 08:30

【本報訊】本澳人口老化,議員關注到如何規範好公共房屋,配合人口結構改變,以及在長者院舍、失智症中心未來規劃、床位數量上作配合。有議員提出,公屋應按人口結構轉變作好規劃,房屋局局長山禮度表示,中短期一萬二千公屋項目中,有兩成半是T1單位,受於法律規限申請人條件,認為T1仍有存在需要。
議員施家倫就長者醫療、安老政策、甚至房屋規劃作口頭質詢。例如在公共房屋政策上如何做好房屋戶型規劃,配合人口結構轉變?議員區錦新、崔世平認為,要在公共規劃配合人口結構轉變。區錦新認為,只有不婚,不育人士才對T1戶型有需求,應減少T1供應,以免造成資源浪費。但崔世平認為,隨著人口老化,獨居長者人數增,或不婚不育人數增加,T1仍有出路。張立群認為,子女有供養父母的責任,不能將責任全推給政府,若T1 單位滯銷,可改作長者房屋。
山禮度指,短中期一萬二千個公屋計劃中,仍未訂出經屋和社屋比例,兩者均會按實際情況和需求作規劃。當中T1將佔兩成半,T2佔五成半,T3及T4佔餘下兩成。由於新《經屋法》規定一人家團只可申請T1,認為T1仍有存在需要。
有議員關注到本澳醫療問題,例如提升本澳醫療服務,開拓跨境醫療,長者院舍床位數目、失智症中心等。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回應,特區政府以建立“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共融社會,為長者構建長遠而全面的養老保障體系。並從預防、診治和康復的服務鏈上着手,不斷加強和完善長者醫療服務。他續指,現時長者在本澳就診的可及性高,醫療福利完善,長者可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醫療模式,容易、方便和免費獲得衛生中心和仁伯爵綜合醫院的醫療保健服務,同時通過雙向轉診機制,保障病人得到持續性的診治。失智症診療中心結合社會工作局提供的無縫社區支援,進一步優化失智症患者的醫療服務和加大支援的力度。
推動粵澳社服合作探討跨境養老
譚俊榮又表示,特區政府亦重視粵澳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推動兩地社會服務的合作,藉此探討本澳居民在內地跨境養老,以致社會服務提供上的可行模式。在內地建設養老院舍的工作上,由於涉及建院用地需要透過有償方式取得的問題,因此,在相關的用地方式、方法,以及計價的訂定等方面,粵澳雙方仍須進行務實、嚴謹的研究和探討,現階段並未有落實的具體方案。以致澳門新街坊項目在協商中,並非沒有下文。跨境醫療安排上,他指,由於一直存在兩地醫療制度、監管、醫療文化和診療方式等差異,為保障澳門居民的醫護質素,特區政府對跨境醫療的構想需要先作深入研究和評估。
譚俊榮重申,爭取未來兩三年,長者院舍的服務名額將由現時的一千六百多個增加至約二千四百個,應對因身體狀況轉差而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的住宿需要。同時,亦積極增加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的服務名額至逾四百個,為失智症和體弱長者提供日間照護服務。二零一八會就向照顧長者的家人發放資助作公開討論。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