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總理: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 以軍空襲加沙多個目標
  • 彭麗媛參觀匈中雙語學校
  • “這不象徵中匈友誼成長?”
  • 中匈成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
  • 習:有信心戰勝各種挑戰
  • 中方:將採必要措施
  • 中方:證心虛氣急敗壞
  • 中方:美只有嚴格遵守的義務
  • 中方促日勿支持“台獨”
  • 日核研究所兩處遭放射污染
  • 西班牙預期壽命歐洲最高
  • 國際旅展
  • 覃輝在美刑滿被逐出境
  • 特朗普孻仔將步入政壇
  • 上月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
  • 韓醫學院教授集體休診一天
  • 日富士山“黑幕”工程推遲
  • 烏無人機擊中俄煉油廠
  • 米舒斯京連任俄總理

反腐:現實比劇集更精彩

2017-04-21 06:35

    反腐:現實比劇集更精彩

    在一些中國觀眾看來,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不僅是一部反腐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這部五十五集電視劇開播不足一月,收視率一路走高。劇中有不少權力鬥爭和權錢交易內容,因此被稱為“中國版《紙牌屋》”。很多人認為,這部劇彰顯中國反腐決心。

    編劇親歷股權官司

    “《人民的名義》裡面一些劇情讓我覺得很親切。”南京老城南居民楊國勝說。

    二○一二年中共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加大。《人民的名義》契合這一大勢,深刻反映這一題材。事實上,劇中的情節大多基於現實中案例。

    電視劇的一個主線是大風廠工人被賣掉股權。六十一歲的編劇周梅森本人就經歷過類似遭遇。

    二○一四年,周梅森持有的一家銀行的股權被一民營企業違規抵押,後來民企資金鏈斷裂,他捲入股權官司,損失此前幾十年賺的上千萬元。

    “親身經歷讓我深刻地了解了中國地方經濟亂象,對人性有了更深刻認識。”他說:“這場股權官司走進《人民的名義》。中央的反腐成效越來越大,讓我有了信心。”

    信訪部門刁難民眾

    劇中刻畫了一個信訪局,“臉難看,事難辦”,甚至特地把信訪窗口建得“高不成低不就”,讓信訪民眾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借此減少訪民停留時間。

    這樣的信訪窗口曾真實存在於江蘇省徐州市某區,為周梅森親眼所見。“我當時掛職,管不了,只能作為作家憑良心把對這個的感受寫出來。”

    在經歷過反腐震盪的山西,民眾對腐敗有着咬牙切齒的痛恨。劇中出現的“煤炭資源整合”、“塌方式腐敗”等字眼,讓山西一名受訪幹部“看得刺心”。

    劇中,公安廳長為巴結上級領導“哭墳”,還到退休官員住所殷勤地鋤草。劇中一些腐敗案例被認為在山西也曾經真實存在。

    “這是個相互作用過程,下級幹部對上級幹部有影響,上級幹部對下級幹部也有影響;社會的整體風氣對具體幹部有影響,腐敗幹部的行為對社會整體風氣也有影響。”山西那位幹部說。

    希望世道人心好轉

    《人民的名義》受到熱捧,在電視上收視率最高超過五,甚至高於當年熱播劇《武媚娘傳奇》大結局的收視率。觀眾來自多個年齡段,在網絡上《人民的名義》和“雄安新區”同為最受關注話題。

    “希望社會能見度進一步透明,反腐高壓勢頭延續下去,讓世道人心有一個明顯的好轉。”周梅森說。

    (北京二十日電)

    新華社記者 白旭 房寧 蔣芳 明星 劉翔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