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黔文旅招商推介 促深化合作
  • 圖片新聞
  • 銀河嘉佩樂酒店明年中開業
  • 旅業倡拓具潛力自由行城航線
  • 客量支持 酒店料“五一”房九成滿
  • (一家之言)眾志成城打造宜遊環節
  • 黑桃資本捐出藝術珠寶藏品
  • 美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特斯拉營收利潤遜預期
  • 餐飲業使用智能管理系統趨增
  • 深合區科創扶持十措 接受申請
  • 張文宏:大健康料成澳新產業支柱
  • 餐飲智能方案展示會下周一舉行
  • 美四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
  • 亞洲貨幣偏弱 人幣壓力漸增
  • 建築工程界赴黔考察發展趨勢
  • 港股三連升 破年內小三頂
  • 樂高特展 展1:1賽車模型
  • 銀河櫻花文化節 豐富多元體驗
  • 格蘭莫雷借澳平台入內地

關係的改善 (十三)

2017-04-23 06:35

    關係的改善  (十三)

    上文提到,情感史決定當下的回應及情緒傾向,惟可在新境重歷舊情感以改善。

    家庭情緒觀是情緒表達模式之源,回顧之有助改善情緒表達模式,如可否在家人面前表達自己的喜怒哀痛?研究發現四種家庭情緒觀,包括:一、情緒管理訓練型:坦然接受各自的各種情緒表達,並互相扶持共度情緒難關。二、忽略型:隱藏各自情感,尤其是消極情緒,且不互相依賴。三、放任型:接受各自的各種情緒表達,但對各自的消極情緒不會互助而是放任自流。四、壓抑型:認為應隱藏各自的情感,並批評甚至責罵表達消極情緒者。

    在安穩家庭裡,父母會成為子女抵擋消極情緒的堅強後盾。在為生計奔波的家庭,父母會忽視子女的情緒變化。若父母具不同情緒觀而子女又較依賴其中一方,會較受其情緒影響。

    情緒訓練型

    若成長於情緒管理訓練型家庭,會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注意各成員的情緒變化而引導其恰當地表達。當某成員有情感需求時,各成員會積極回應,因重視各類情緒(包括消極的)的重要性,這跟筆者早期分享的積極發怒同理,即憤怒情緒隱藏創造性,是促使你行動的驅動力,也認為悲傷是你將會積極改變的信號。故當有成員表達悲傷、恐懼甚至憤怒等消極情緒時,各成員既耐心又寬容,不會忽視或逃避,鮮有吵鬧和衝突。因早已習慣積極回應各成員的各類情感需求,而不需提高音量說話。活在此氛圍的子女學會平復自己的情緒,不用消極方式解決,並慣於在發現別人的情緒變化後予以積極回應。

    情緒忽視型

    若成長於忽視型家庭,不會輕易表達真實情感。當有成員遇到傷心及挫敗等消極情緒時,各成員會逃避、忽視、沉默或說些沒意義的話如“沒必要生氣”或“沒甚麼要害怕的”等。即看不到你的眼淚、聽不到你的抱怨,更把你的恐懼當笑話。這是因家庭中具強勢地位者認為消極情緒影響整個家庭,並動搖其地位,即憤怒會帶來攻擊,悲傷將人打入痛苦深淵,故認為消極情緒像毒藥。

    父母若見到兒子的玩具跌壞了會替他難過,卻不明言“只是玩具”、“別難過”等來促使他盡快禁止表達消極情緒。惟他們沒想到兒子傷心的本質,是向父母提出情感交流邀請。即父母的同情安慰才是最快擺脫兒子傷心的最好良藥。若父母對兒子說:“天啊,這是你最心愛的玩具,你肯定特別難過。”兒子將會很快忘記傷心。相反,若父母一直忽視兒子的真實消極情緒,會令他認為向父母提出情感交流邀請是徒勞。即忽視別人消極情緒者會錯失交流和增進情感之機,因當婚子親友在你面前表達消極情緒時,恰恰是其最需要你的支持鼓勵,你的忽視等同說“我不想幫你”,會損害各種人際特別傷害子女,因讓其認為在最需要人幫時,最親的父母甚至不想知自己的真實感受。

    憤怒、悲傷、害怕等消極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的忽視無助子女解決問題,反讓子女認為做人不能太認真太真實,自己最好沒任何情感……

    陳傑榮

    (若欲續閱全文,可在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siveEudemoniaLife)點選本文標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