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節目表
  • 娛樂與專業各有各做
  • 廖駿雄間接玉成雙華結婚
  • 林志穎周慧敏卅年來再合照
  • 費翔泣告九旬母親辭世
  • 楊冪新劇收視惹關注
  • 《帝女花》的魅力
  • 陳健安銅鑼灣會歌迷
  • 汪峰:離婚後才認識女友
  • 莫文蔚下月鳥巢開唱
  • 劉倩婷準備全家遊歐日
  • 黃子華:新片莊諧並重
  • 胡楓澳門開唱嘉賓眾多
  • 哈利斯泰利斯被爆甩拖
  • 視事關心
  • 加賀楓宣佈退出演藝圈
  • 愛黛兒自爆造人計劃
  • 井上咲樂畠中悠兩年半情斷
  • 曉格蘭特帶太太睇賽車
  • 佳韻曲藝會今演出

不亞於原作的改編

2017-05-18 06:35


    不亞於原作的改編

    忽地引起我注意的是,本月二十日下午四時,澳門中樂團在饒宗頤學藝館的自由進場音樂會,在所演奏的九首曲目中,有三分之一是由李濱揚改編的:分別是德國作曲家舒曼的《夢幻曲》,德國作曲家巴赫的《小步舞曲》和阿根廷有探戈之父之稱的作曲家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Libertango)。

    李濱揚謂誰?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

    我們知道,音樂會常常獻眾的一些改編曲,其影響不亞於原作。如上述提到的《夢幻曲》,其原來是舒曼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中的第七首。就是這首《夢幻曲》,屢屢脫離鋼琴套曲而作為單獨演奏之曲目;她又曾被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大提琴獨奏曲等。不少人說他第一次耳聞的《夢幻曲》,就是小提琴獨奏的,還長久以為她本來就是作曲家為小提琴寫的呢!

    跳出音樂會場刊,我們看巴赫的《G弦上的詠歎調》。其實,她原先乃巴赫的《管弦樂組曲》第三首(Bwv.1068)中的第二個作品,曲名為《詠歎調》。德國有位小提琴家叫威廉密(Wilhelmi)的,竟獨出心裁地把她改編為只在小提琴第四弦(即G弦)上演奏,並易名為《G弦上的詠歎調》。《詠歎調》何其多也!但一提起《G弦上的詠歎調》,十之八九的資深音樂愛好者,會一下子想起巴赫的被改編了的這一首。你試試做做問卷調查,有些聽眾,其喜愛《G弦上的詠歎調》,甚於喜愛《管弦樂組曲》第三首中的《詠歎調》。想像不到泉下有知的巴赫,是無可奈何抑或心感慰安?

    所謂“改編”,其一解釋是根據原著重寫,體裁往往與原著不同。我個人,鍾情於改編後的作品能盡量忠於原著;其表露的情感要與原著相同或大致相同:如《夢幻曲》的畫意詩情;如《G弦上的詠歎調》的溫馨深沉。

    由於曲目數量的限制,或為名曲的魅力所吸引等,澳門中樂團的音樂會,尤其小型音樂會,演奏改編作品較為常見。但凡被改編之曲,應該讓聽眾知道原創者之大名。這樣,有興趣又有條件的聽眾,就可把原著和改編對照着欣賞,會有出奇不意的收穫的。

    翡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