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聯合報社論:台灣經濟沉痾,民進黨難辭其咎

2017-05-23 06:30

【香港中通社5月22日電】臺北消息: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政府執政已滿一週年,《聯合報》22日發表社論指出,台灣經濟的沉痾,主要癥結在於各種非經濟因素的橫加幹擾,而其中始作俑者,民進黨的政治意識形態作祟更難辭其咎。
這篇題為《經濟,你的名字叫「無感」》的社論說,針對蔡英文就職周年而做的各項民調中,有兩個顯著的趨勢值得討論。其一,在各項民調中,民眾最不滿意的施政幾皆指向經濟表現,不滿意度高達六成以上。其二,在不同的年齡層中,年輕族群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迅速飆升,一項針對年輕人所做的民調,青年給蔡施政的分數平均僅四十六分。
一年來,綜觀外界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憂心,大約可歸納為下列幾項。第一,兩岸關係的惡化,嚴重衝擊觀光、旅館、餐旅等產業,這是政治帶衰經濟;第二,「一例一休」的僵化決策,不僅推升物價,更導致許多服務業和中小企業人力周轉失靈,甚至因而關門歇業,這是決策粗暴;第三,蔡政府過度強調「分配」卻漠視「發展」,包括各項年金改革均強調「繳多領少」,這些均可能導致台灣的「均貧化」;第四,蔡英文承諾解決青年低薪的問題,卻未見任何進展;第五,前瞻建設花費八千億元的大手筆,卻用在未經謹慎評估或非急迫需要的項目上,是亂慷人民之慨;第六,鴻海、台塑等大企業頻傳出走美國,但島內投資環境遲未改善,導致民間投資止步。
社論分析,上述各界對經濟施政的質疑,範圍極為廣泛,涵蓋了兩岸政策、勞資關係、經濟理念、投資環境、施政理念和態度等,當中揮之不去的「非經濟因素」問題,其實已羈絆台灣經濟廿年,但始終沒有解方,而今,蔡政府的執政模式卻使問題變得愈發凸顯。面對外界的質疑,府院和民進黨也陸續提出各項說明,列出諸多冰冷的數字,但民眾對這些數據完全「無感」。
社論表示,回顧這一年蔡英文在經濟政策上的失分,其實並非如她自辯的民眾「沒有耐性」,而是民眾對政府施政的失序感到不滿。例如前瞻建設計劃的推動,號稱八年的重大建設,卻在短短數月內倉促拼湊上路,真的花人民的錢都不心疼?
正本清源,台灣經濟的沉痾,主要癥結在於各種非經濟因素的橫加幹擾,包括勞資關係的挑撥、兩岸政策擺盪、藍綠的政治惡鬥、不合時宜的法令、各種假藉環保或社會名義的惡性抗爭等。這些導致經濟無法正常發展,認真做事的人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年輕人低薪翻不了身。而其中始作俑者,民進黨的政治意識形態作祟更難辭其咎。
社論認為,如果蔡英文不設法從源頭解開這些糾結,只想藉片段的改革寫下自己的治理功績,勢必徒勞而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