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陸艦喊話“注意你的位置”
  • 閩台商熱議十八項惠台新措
  • 美巴爾的摩塌橋殘骸爆破拆除
  • 法囚車遭襲兩警殉職
  • 重返課堂
  • 巴西暴雨持續華僑華人賑災
  • 日首季兩萬一人“孤獨死”
  • 日製鐵工人失蹤熔爐現人骨
  • 印巨型廣告牌倒塌十四死
  • 美客機着陸後起火急撤乘客
  • 美議員提限AI出口
  • (社論)中國綠能產業代表先進產能
  • 美軍高調展示AI戰鬥機
  • NASA任命首席人工智能官
  • 瓊小學教師伏法
  • 中美政府首商AI
  • 辦藍不辦綠
  • 藍盤點蔡執政民眾八大痛苦
  • 兩岸交流
  • 台女枕頭焗死親生兒女

楊利偉談中美航天破冰

2017-06-07 06:35


    楊利偉談中美航天破冰

    【中新社北京六日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今日談到中美航天合作“破冰”。他說,中國自主研製科學實驗載荷首登國際空間站,是一個“信號”:中美雙方有更多空間科學層面合作的可能性。

    楊利偉在北京舉行的二○一七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會議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有此表述。

    華實驗進空間站

    北京時間四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獵鷹9”火箭發射“龍”貨運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補給和實驗設備。其中一項是由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團隊研製的“空間環境下在PCR反應中DNA錯配規律研究的科學載荷”。

    中國自主研製的科學實驗首次進入國際空間站,令外界大為震動。長期以來,一項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的條款,使美國在航天領域對中國是“屏蔽的狀態”。

    楊利偉說,這個“信號”代表着中美航天領域合作大勢,但目前“政府層面還沒有完全開放”。

    他同時指出,中國與法國、德國等國家的航天機構以及國際組織在航天領域建立了良好關係,也已開展大量合作。

    期待有機會登月

    楊利偉今日在大會期間再度談到“登月話題”。“如果有機會(登月),沒有問題。”楊利偉笑答記者。他說中國載人登月工程雖未在國家層面立項,但前期準備時間“應該不會太長”。他還透露自己依然在參加訓練。

    楊利偉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六日他在大會上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未來規劃。他表示,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Ⅱ,採用對稱T形構型,軌道傾角四十二至四十三度,設計壽命十年,額定乘員三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六人。

    楊利偉稱,中國空間站計劃在二○一九至二○二二年間完成在軌組裝並投入運營,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實驗。二○二○年將兩次載人飛行。

    他透露,中國空間站在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Ⅱ上均配備了具有國際化標準接口的科學實驗櫃,用於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

    楊利偉此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今年啟動新一批航天員選拔,除從飛行員中選拔出航天駕駛員,還要從航空航天相關技術的專業領域中選出工程技術人員擔當航天飛行工程師。他說選拔人數計劃在十至十二名,“其中可能會有兩名女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