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包裝資源 塑旅遊新形象

2017-06-10 06:35

    包裝資源   塑旅遊新形象

    近年到訪港澳的團客走下坡,出賣“特色”成為求生之路。早前有旅行社推出以香港特色為賣點的旅行團,有別於一般遊覽多個主要旅遊景點走馬看花的行程,安排遊客到有特色牆畫的街道拍照,遊走大街小巷,到有傳統特色的涼茶舖飲杯涼茶……

    對旅客而言,接地氣地體驗香港情懷,顯得有新鮮感,但也有同團小孩認為行程很無聊。無疑,素來熱衷於熱門旅遊景點“打卡”的旅客,在少了知名地標作“到此一遊”的襯托下,似乎有所欠缺。故當路過看到中環摩天輪,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照,有遊客更坦言不拍下地標建築,不像到過香港。

    該旅行團的非一般,或暫未為團客所受落,但敢於創新求變,對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澳門來說,值得參考。尤其隨着內地居民已相當習慣自由行的出遊模式,加上港澳遊產品缺乏新鮮感,團客比例下降。業界急謀轉型策略之時,或可因應近年市場轉變推出半天或一天的主題旅行團,如體驗文創氛圍、舊區特色風貌甚至地道美食等,提供點到點的精華遊服務,讓旅客省卻搵車搵路時間,提高遊澳質量。

    如在三月底開幕的戀愛 · 電影館,普遍旅客認為應加強宣傳推廣,可讓其在訪澳行程編排上預留欣賞電影的時間,豐富休閒旅遊。同時應推出更多具本土特色的影視製作,一來可透過影片故事直接增加外來人對澳門小城的認識,二來也可藉着電影的取景,增加旅客發掘景點的興致。

    澳門既有歷史城區,亦有近年落成的博企新項目提供的非博彩娛樂元素,令本澳旅遊資源更形豐富多樣。然而,缺乏旅遊系統包裝,再多再好的旅遊優勢也未能凸顯。反之,資源雜亂無章,欠缺主題,也是導致多年來旅客對澳門“冇嘢玩”印象不變的原因。梳理好旅遊資源,重新包裝,立體化新澳門旅遊形象,才能更易於招徠有不同旅遊體驗需求的旅客。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