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粵發揮琴自貿賬優勢 促跨境貿易
  • 業者:無人機宜作澳交通物流工具
  • 支持澳會展業 促經濟適度多元
  • 頭部企業省市代表團參展
  • 三月新批房貸按月升31.7%
  • 國際基建論壇下月開鑼
  • 母親節送禮預算減 金飾銷情淡
  • 羅司:電信業改革 複雜困難
  • (一家之言)優化營商環境 促居民增收
  • CTM 5G跨地域方案獲創新發展獎
  • 郵電局:健全法規政策 保數據安全

牌坊與運河:見證巴拿馬棄台迎中

2017-06-26 06:35




    牌坊與運河:見證巴拿馬棄台迎中

    2017年6月中旬,中美洲國家巴拿馬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台灣代表的中華民國斷交,台灣“邦交國”跌至二十個。如果說去年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棄台迎中”,是北京給民進黨政府的“下馬威”,那巴拿馬絕對是一拳重擊。還記得去年6月,正巧筆者在巴拿馬結束當義工兩日後,蔡英文到訪巴拿馬;那是她上任後馬上衝去鞏固邦交的首個外訪國家,當時她還自稱“台灣總統”,一年後卻遭抛棄。

    本文以牌坊與運河為切入點,分析大陸與台灣在巴拿馬社會各方面的爭奪,同時預測台灣於拉丁美洲的重要盟國,儘管在早前蔡英文訪問時曾予熱情招待,其實早已把“棄台迎中”納入考慮範圍之內。牌坊與運河,一個象徵對華僑的代表權和話語權,另一個聯繫到當地經濟命脈,兩者都顯示中國在當地日益重要的影響力。

    牌坊:對華人華僑的代表權

    整趟巴拿馬之旅,最令我印象深刻是首都巴拿馬城的兩座中式牌坊。一個是李登輝在1997年設立的“巴拿馬中國城”牌坊,另一個則是由中國國務院於2007年興建的“中巴公園”牌坊和“華人抵達巴拿馬150周年紀念碑”。

    先說台灣所建的牌坊。它位於首都魚市場貨倉後面、老唐人街入口處。不過如今老唐人街形如冷巷,只剩幾間華人(主要是廣東人)的雜貨店,和一間關帝廟。牌坊規格為“三間四柱”,一面寫有“敦睦邦誼”,由李登輝所題;另一面是“光我華冑”,則由時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祝基瀅所題。牌坊整體結構輕盈、感覺古雅。

    而中方所建的“中巴公園”,位於橫跨巴拿馬運河入口的美洲大橋一端,由此眺望巨型貨輪由太平洋徐徐駛入,遼遠壯闊。這牌坊格式同樣是“三間四柱”,卻稍顯粗糙。首先,牌匾上的“中巴公園”四字是電腦新細明體;第二,牌坊上的瓦頂過大,而且瓦片下方不是斗拱而是厚重的水泥,呈現“上重下輕”的不協調感。

    不過牌坊的設計和美感如何都不太重要,因為它只是工具,背後反映的是雙方對“誰代表華僑”這個問題的爭奪。因此,中方除了牌坊以外,另立一座“華人抵達巴拿馬150周年紀念碑”,紀念自1850年代起到巴國經商、建鐵路、開運河等貢獻良多的華人。

    其實,在巴拿馬的華人數目早已突破二十萬人,是中美洲最大的華人群體,逾九成說粵語。在當地教中文的台灣教師指出,僑居巴國的台灣人估計少於五百人,多為台商、外交使館人員等,真正在當地落地生根的台灣人數目很少。

    即使到了偏遠山區,同樣可見中國人蹤影。他們多在此從事貿易和零售,如筆者曾在巴拿馬西部鄉鎮一間大型雜貨店,聽到老闆娘跟兒子用廣東話聊天,便以熟悉的母語跟他們搭訕。老闆娘說,老一輩巴拿馬華僑多是廣東花縣人,全國約有二十萬。他們這所大型雜貨店可說是區內的貿易中心,所有食物、日常用品、機械零件、電器傢俱等一應俱全。華人自清朝移民此國,早已滲透全國各行業。

    運河:經濟角力延伸至政治層面

    上文提到台灣的“巴拿馬中國城”牌坊,設於1997年7月。同年9月李登輝訪巴,參與“巴拿馬運河國際會議”,是1999年底美國將巴拿馬運河經營權歸還巴拿馬的前哨會議。巴國原冀藉該會議凝聚二十多國共識,卻因邀請了李登輝(因他承諾八十萬美元資助籌辦會議),遭北京強烈杯葛。當年中國透過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份,令聯合國決議全面撤銷原先對該會議的支持,最終僅兩個中美洲小國出席,規模和成效都大為失色。

    即使那場失敗的會議引起巴國民眾不滿及質疑政府“因小失大”,而巴國領導人亦一直在大陸台灣之間搖擺不定,但台巴關係仍持續了一段時間。然而,中國大陸早已躋身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也是科隆自由貿易區的最大貨品供應商。例如蔡英文去年6月參加巴拿馬運河擴建竣工典禮,不過首航船隻卻是中國公司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

    一直以來,中國大陸都密切注視台灣在巴拿馬、以至拉丁美洲的部署,同時也透過當地華人社群和華商擴大影響力。例如2015年首辦的“中拉論壇”,以大幅贈款和投資(集中在三方面:能源、通信、基建),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丁美洲——美國的“後花園”,藉此扭轉該區域國家“政治上親台,經濟上親中”的傾向,以經濟力量重塑政治形勢。

    中美洲:兩岸勢力此消彼長

    很多台灣人也認為,巴拿馬是台灣少數“拿得上枱面”的盟國(另一個是梵蒂岡)。可是,為了支撐這些邦交,如今已變成不計成本、賠上尊嚴,甚至滋長貪腐,卻被台灣人認為是給中國大陸提供“挖牆腳”的機會。

    現時中美洲七國中,有五國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除了巴拿馬和在2007年轉向中國的哥斯達黎加。當然,台灣的剩餘邦交國意識到自己對台灣日益重要的價值,亦未必會急於倒戈。對中國而言,短期內令其他台灣邦交國轉向,未能帶來最大的媒體反應和政治效果,過於急進也不利中國“和平崛起”的形象。

    在此之前,中國會繼續在中美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方面加深影響。如筆者在危地馬拉時曾拜訪當地華僑總會,觀察到中國官方透過華僑商人和社群領袖,建立與當地政界的往來。僑居危地馬拉的華人,都預期在下屆政黨輪替時會有親中人物冒起。最後,可斷言台灣的斷交潮已開始,其邦交國只會一去不復返。在中美洲,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開了先例後,“棄台迎中”對該區其他國家而言將會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林君朗(作者為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