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圖案資料解讀城規建設

2017-07-17 06:30

踏入廿一世紀後,澳門城市發展迅速,新樓高廈不斷湧現,公共建設增加,雖然舊區重建政策的實質方案仍未落實,但城市發展規劃則迭出,增闢道路、擴展運輸網絡等,政府似銳意將澳門發展成為一個更現代化城市,使能與國際和周邊地區接軌。澳門近十多年的城市規劃得以發展,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回歸後賭權開放,讓政府在賭收方面大增,庫房收入如『豬籠入水』,有足夠的財力去推動城市向更現代化發展。
百五年前,全澳人口只有約三萬人,現時澳門人口則有約六十五萬,另有包括外勞等非常住人口約二十萬,人口增加了二十倍,為應對人口增加,城市發展規劃必須為先,故早在百多年前,澳門已展開了由鄉村發展為城市的規劃,有關資料可從檔案中得知,現時正在澳門檔案館舉辦,名為『圖說澳門 —— 澳門檔案館珍藏城市規劃及建築圖則展覽』,所展出的圖則檔案,就為百多年來澳門的城市發展歷程作出了解讀。
文化局副局長陳炳輝稱,澳門城市與建築幾百年的發展歷程,包含了澳門從開埠至今的都市肌理、公共空間和多元建築類型,是澳門城市與建築根植本土文化的同時,透過不斷融合最終形成多元共存的獨特格局。期望藉着是次展出澳門檔案館館藏的城市規劃圖則與建築設計圖,向公衆重現澳門城市格局建構的演進過程,見證澳門兩個世紀的地理變遷,同時揭示澳門建築物的設計特色,印證逾百年的建築成就。
『圖說澳門』紀錄市建歷程
為讓大眾對澳門百多年來的城市發展歷程有進一步的認知和概念,澳門檔案館日前舉辦了相關的專題講座,由建築師呂澤強擔任主講『從澳門檔案館館藏圖則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澳門的城市與建築發展』。
呂澤強指出,澳門城市規劃從一八零零年已開始,至一八四七年;當時葡萄牙派駐澳門的總督亞馬留(又譯作亞馬喇,一八四七年至一八四九年葡駐澳兵頭),開展澳門現代城市規劃,且宣布澳門是一個自由港,從此擴展了葡人在澳門的管治範圍。亞馬留頒令展開一連串的擴大葡人管治行動,包括拆去了中國建造的城牆,將葡人管治區向北開始延伸至關閘,南面則延伸至離島氹仔和路環。(亞馬留因開闢一條由水坑尾至關閘馬路,強行在關閘一帶拆屋及挖墳,引起村民憤怒,於一八四九年八月,在蓮峰廟附近被望廈龍田村村民沈志亮等人斬殺)。
在擴大管治範圍後,亞馬留委出一個專責委員會去負責發展城市,紀錄中顯示;要將澳門北部地區城市化,且將歐洲郊區城市化的經驗引入澳門,讓澳門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由於當時澳門仍有很多村落,要將澳門城市化還需要考慮到環境衛生等問題,當中例子是英人於十九世紀管治香港初期,香港曾發生多次大瘟疫,而澳門之前亦發生過疫症,而葡人認為澳門本土人聚居的村落衛生環境甚差,居所黑暗、潮濕,且人與動物同處一住所,容易被病菌感染發生疫症,因此要將村落剷平,此措施引來華人強烈反對,做成衝突。
望德堂是澳門最早的城市規劃區之一,十九世紀,澳門的城牆北部是望德堂區,當時該區被稱作進教圍,圖檔亦顯示當時當時有望廈村、龍田村、新橋村、沙崗村等多條村落。在一八四七年澳門已有多條街道,有很多街道的圖檔,當中有一八八九年的檔案圖片中的進教圍,當時的會議紀錄中;該時期在進教圍聚居的是華人天主教徒,區內有墓園,聖味基墳場(西洋墳場)在進教圍對面,後來進教圍的村落被剷平,發展成為今日的望德堂區。之後;在一九二二年,開闢了和隆街、望德堂街,並規劃了一系列的屋宇建築,包括現時成為了文創區中心的『瘋堂10號』、聖味基墳場和華人墳場,圖則亦顯示了該區當時尚有村落。
很大部分村落地區被剷平後開闢了馬路,包括了現時的連勝馬路(一九零零年圖檔),一八九七年的圖檔有路環,當時葡人已管治了氹仔和路環,路環內已有船廠(並非荔枝碗),附近一帶無圍基,有木建倉庫,還有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