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潘志明稱對抑鬱症等精神患者 要願意給時間以表支持

2017-07-31 03:30

【專訪】本澳經濟及社會急促發展下,市民面對的壓力亦愈來愈大,以至衍生精神亞健康問題,其中抑鬱症情況更需引起了關注。有學者指「抑鬱症與自殺如影隨形」,而資料也顯示,二0一六年本澳自殺身亡者就有六十名。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要關懷家人和朋友等,學習願意給時間包括抑鬱症等精神患者,要讓他們感到身邊有支持。

生活與工作以至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人的精神健康,據資料顯示,本澳去年接受心理治療服務的有八千人次,今年頭半年已經是超越一萬人次,增幅接近四成。群力智庫中心日前發表《愛同行、防自殘——構建社區精神健康研究報告》中指出,若忽視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會容易錯過最佳求醫時間,不但令無助病情改善或復康,更有可能使病情惡化,導致自殺等悲劇發生。

然而,現時坊間對精神患者亦存在了解不足或歧視情況,這也令到隱蔽個案更難發現。

潘志明受訪時表示,城市人生活忙碌,人際關係疏離。「人人都忙碌,掛住工作,忽略咗家人、忽略咗舊同事、舊同學、舊朋友。」他指出,抑鬱症的人會經常說自殺,而家人通常會幫佢劃「句號」:「話『唔好講呢啲!』『咁後生唔會死嘅!』」但親友不應忽略這些「訊號」,「因為佢真係有機會死。」而抑鬱是持續的,視乎有沒有家人或朋友時常關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死,這一刻有人捉緊佢,就幫其解決了問題,令其唔覺得自己應該死。」

抑鬱症者有時處於很大困擾但不願說話的情況,潘志明建議這時親友可安靜地坐在他身旁以示支持,讓他知道身邊仍有人願意關心他。潘志明指出,技巧並非社工專利,「但有樣肯定要學的是,我們願意給時間。」

華僑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