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3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09% 康樂及文化和教育類升幅大
  • 行政長官選委參選人6月中報名 選舉網站今日開通
  • 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今開幕 李司:今屆旅博會設逾1,300個展位
  • 內地五一黃金周將至 文綺華料本澳酒店預訂率近九成
  • 本年度醫療券5月1日起可使用 使用範圍擴至橫琴
  • 首季居民失業率為2.7% 居民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20,500元
  • 520特輯: 情定西藏 圓夢珠峰
  • 積極籌備五一黃金周迎客工作 旅遊局: 乘節慶促進旅遊經濟
  • 工業生產拉動經濟 消費仍乏力 廣東一季度GDP增長4.4%
  • 「商社通」便捷服務受認可 三個月錄近萬三個實體帳戶
  • 團進團出多次往返琴澳細則將公布 業界:利延長旅客留澳時間促消費
  • 神舟十八號進入預定軌道 發射圓滿成功
  • 日圓貶勢止不住 日銀最快周五出手干預
  • 同方威視歐洲辦公室遭突襲搜查 商務部表示強烈反對
  • 港珠澳大橋五一假期小客車免費通行
  • 雷軍:小米SU7鎖單量逾7.5萬 全年交付目標10萬輛
  • 美強制TikTok不賣就禁 周受資:將提法律挑戰
  • 管理學院提民航發展策略建議 倡設民航專業學位課程育人才
  • 三展館設逾千三展位 旅博會本周五揭幕
  • 料5至6月每周平均辦三場會展 貿促局:參展客商逾1.4萬人次

《環境報告》光說不練 十級垃圾圍城 政府不急!

2017-08-08 00:12

據劏車業人士表示,業界每年最多只能處理5,000輛廢棄車輛,政府不給予支援,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資料圖片)




就在本澳環保問題日益深重之際,環境保護局昨日公布《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6》,並從社會經濟變化、大氣環境、水資源、固體廢物、保護大自然、環境噪音、環境投入和參與等七個方面進行分析。綜觀七大範疇,除了環境噪音稍有改進外,其餘六項都不容樂觀,當中最嚴重的問題,要算是生活垃圾及廢車處理兩方面。

根據環保局提供資料,澳門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是每日2.11公斤,遠高於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及新加坡等大城市,但本澳堆填區及焚化爐已呈超飽和狀況,惟當局卻沒有解決辦法。廢車方面更嚴重,總廢棄車輛數目較前年急增13.6%,由於廢車佔地面積龐大,但區域合作遲遲未展開,加上控車政策亦未見理想,環保人士早就提醒政府,再不採取應對措施,遲早會造成二次污染,後果堪憂。

是次《報告》是與2015年相對照,同時亦新增了近十年的環境變化趨勢。在大氣環境方面,去年空氣質量屬「良好」和「普通」水平的總天數超過95%,PM2.5、PM10年平均濃度繼續保持在年平均濃度標準值以下,不過,溫室氣體估算排放量則增加15.4%,主要源交通運輸燃料消耗增加有關。

水資源方面,收費用水量增加2.1%。耗電量增加5.4%。固體廢物量增加1.7%。環境噪音方面持平。保護大自然方面,民署管轄的綠地面積減少0.3%、民署管轄的綠地面積比例減少0.2%。環境投入和參與方面,成效不錯,有關「規劃與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的公共開支減少25%,而參予環境管理系統認證之機構數目,則增加12.1%。

澳門人製造最多垃圾!

然而,若只從表面看固體廢物量增加1.7%,還以為情況不算嚴重,其實,「魔鬼就在細節中」。首先,雖然隨著不少大型私人工程竣工,建築廢物如木材、玻璃及碎石、布料等均有所下降;但與此同時,本澳去年固體廢物量為503,867公噸,較2015年的495,331公噸,上升1.7%,這1.7%代表的是8,536公噸垃圾!以目前堆填區及焚化爐的超負荷狀態,無疑百上加斤。

根據《報告》資料,原來本澳人均每日製造垃圾量為2.11公斤,雖然與前年持平,但卻遠高於北京的一公斤、上海的0.7公斤、廣州0.93公斤、香港的1.39公斤及新加坡的1.49公斤。可見本澳環保問題何其深重。

垃圾分類至今弄得一團糟,不少居民環保意識缺乏,把膠樽、鐵罐一併掉進垃圾箱中。(互聯網圖片)

廢車問題後果嚴重

還有更嚴重的是廢棄車輛問題。去年廢棄車輛數目為12,856輛,較2015年的11,315輛,又增加1,541輛,但隨著東方拱門附近的兩個劏車場已遷出,加上青洲山因保育需要,現有廢車場預見亦將會遷走,問題是劏車場買少見少,廢棄車輛卻按年遞增,廢棄車輛如何處置?

雖然政府稱,按《粵澳環保交流框架協議》,廢棄車輛可轉移至廣東新會市處理,但計劃最快要到2020年才可實施,目前所見的「處理辦法」,就是把廢棄車輛盡量疊高,對周邊社區衛生及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一旦傾倒,後果更不堪設想。

前瞻政策 望穿秋水

對於生活垃圾,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表示,生活垃圾雖然增長速度放緩,但總量較大,且澳門長期以來有大量遊客,再加上本地人口,引起堆積大量生活垃圾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同時本澳在分類回收及源頭減廢等工作亦未如理想,故生活垃圾總量較大並不意外。

至於當局只早前為膠袋徵費及建築廢料收費等作零碎諮詢,一直未有推動相關政策,何偉添建議當局,在垃圾處理上制訂一個較全面的政策及法規改善現有情況。

不過,環保局在《報告》中承認,減廢工作依然艱巨,建議加大「源頭滅廢、分類回收」的力度,盡快制訂《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引入建築廢料及膠袋徵費等污者自付,並通過廚餘、廢舊電池回收等工作,積極推動減廢工作。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