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馬斯克訪華 據報尋求在華推自動駕駛
  • 團體辦活動分享習近平外交思想
  • 文綺華滿意旅博會人流成效
  • 柔術巡迴賽:澳門代表獲兩金一銀兩銅
  • 人大政協冀用好惠澳措施
  • 內地商戶冀將智能化餐飲設備打進本澳市場
  • 神十七神十八乘組舉行交接儀式
  • 意見料惠澳新政增旅客遊澳天數
  • NBA季後賽:湖人 119-108 金塊(場數1-3)
  • 政府多個部門指六項措施助澳發展
  • 柬埔寨西部有軍火庫爆炸釀20士兵死
  • 保安司稱已與內地對接確保新措施落實
  • 家長冀藉圖書館周培養子女閱讀興趣
  • 貿促局稱全力推動會展業及招商引資
  • 教青局:內地人才簽註新政促澳高教發展
  • 藥監局稱內地新政助澳發展大健康產業
  • 旅博會最後一天人流旺 大批市民查詢優惠
  • 文化局:中央惠澳新政助建演藝之都
  • 琴澳團進團出 旅遊局稱全力擴客源
  • 賀一誠:為迎更多旅行團作好準備

孫中山系列之二孫中山在澳辦《鏡海叢報》

2017-08-10 06:30
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除了在澳門行醫,更在此開啟了革命征途,發表了不少革命言論。
孫中山在港學醫期間,常來往港澳,就發表反清言論,公開提出「勿敬朝廷」的口號,與楊鶴齡、陳少白、尤列結成小集團,被人稱為「四大寇」,經常大膽議政。其時楊鶴齡在澳門的「楊四寇堂」,也常常成為孫中山在澳門時的重要活動地方。
為針砭時政,宣傳進步思想,1893年,孫中山與葡印刷商飛南第合作創辦中文週報《鏡海叢報》,社址在 「下環正街三號」。《鏡海叢報》出版了2年多時間共130多期,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與資產階級革命派有關的報刊。報紙以16開張印刷,51公分乘34公分,出紙1張半,共6頁,鉛字排印,標題大字相當於1號宋體,內文小字則相當於4號宋體。採用通欄排印,長行直排,由上而下,不另起行,文言體裁,沒有標點,版面古樸,每頁可容1700多字,與今日分欄排印的報紙迥然不同。
《鏡海叢報》雖然尚沒有每日電訊新聞和電版圖片,但內容還較為豐富,大概可分為三大部份:一為「論說」(即社論),二為新聞,三為廣告。新聞又分四類,包括刊登國內外新聞的「中外報」,廣東省和香港新聞的「省港報」,澳門及香山新聞的「本澳新聞」,還有選登各省轅報、上諭、京抄奏報、文武升遷消息的「官樣文章」。每則新聞分二三段不等,每段前都冠以4個字的小標題。此外,還刊登一些詩詞,相當於今日報紙上的副刊。
在編排、印刷、內容、風格上,《鏡海叢報》雖然遠不及今日的報紙,但在90多年前,這小小的報紙卻遠孫中山當時在澳門開辦的「仁慈堂右街孫醫館」和「草堆街中西藥局」,被列入《鏡海叢報》訂報和收廣告的地方銷中外各地,剛出版時分別在8個銷售點發行,分佈在澳門和附近的氹仔島、灣仔等;直至1894年底,銷售點已增至19個,包括「氹仔、灣仔、前山、石岐、省城(即廣州)、佛山、香港、星架坡、福州、廈門、上海、北京、橫濱、小呂宋、三藩市、大西洋(即葡萄牙)、地捫埠」等,影響頗遠。而孫中山在石岐開設的「西門外中西藥局」和在廣州的「省城雙門底聖教書樓」,以及孫中山在香港就學時經常讀書的地方「香港文武廟直街文裕堂」等,亦成為《鏡海叢報》的「代派紙之處」。於此可見孫中山與《鏡海叢報》的密切關係。
孫中山早期的醫務活動,亦反映到《鏡海叢報》。其中,有的新聞涉及孫中山的行蹤,頌揚孫中山的醫術高超。廣告中亦有多篇刊登「孫醫生」的醫務活動。
還值得一提的是,《鏡海叢報》「新聞紙第三年第十六號」,刊於1895年11月6日,正是孫中山在廣州首次武裝起義失敗後抵澳的第二天。報上刊登了是次武裝起義的「電訊」,在社論《是日邱言》中,加以類似今日編者按的文字,並全文「特錄」經修訂過的孫中山的《農學會序》。但這一期《鏡海叢報》,可能是由孫中山主理編務的最後一期了。
B.jpg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