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總理: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 以軍空襲加沙多個目標
  • 彭麗媛參觀匈中雙語學校
  • “這不象徵中匈友誼成長?”
  • 中匈成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
  • 習:有信心戰勝各種挑戰
  • 中方:將採必要措施
  • 中方:證心虛氣急敗壞
  • 中方:美只有嚴格遵守的義務
  • 中方促日勿支持“台獨”
  • 日核研究所兩處遭放射污染
  • 西班牙預期壽命歐洲最高
  • 國際旅展
  • 覃輝在美刑滿被逐出境
  • 特朗普孻仔將步入政壇
  • 上月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
  • 韓醫學院教授集體休診一天
  • 日富士山“黑幕”工程推遲
  • 烏無人機擊中俄煉油廠
  • 米舒斯京連任俄總理

兩伊戰爭爆發三十八周年

2018-09-23 06:35

    兩伊戰爭爆發三十八周年

    綜合外電報道,一九八○年九月廿二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大規模持久戰爭。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一九七一年初,雙方發生邊境衝突。一九七五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一九七九年二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係急劇惡化。一九八○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衝突逐步升級。

    九月十七日,伊拉克宣布對阿拉伯河擁有全部主權。廿二日出兵伊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伊拉克得勢,佔領伊朗約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九八一年三月底,雙方形成僵局。一九八二年四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七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十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一九八四年四月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為破壞對方經濟和切斷石油出口運輸線,發生了“油輪戰”和“襲城戰”,雙方競相攻擊對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襲擊出入對方港口的油輪。兩伊戰爭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伊斯蘭會議組織、不結盟國家等都曾多次出面調停,但由於雙方條件相距甚遠,未能奏效。

    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五九八號決議。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一九八八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七月又進入伊朗境內。七月十八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佈接受安理會的五九八號決議。八月二十日,雙方宣佈停火。八月廿五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八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這場戰爭使雙方死亡約一百萬人,傷約一百七十萬人,相當於四次中東戰爭人員傷亡總數的十七倍,整個經濟損失高達約六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