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鄭曉松為何抑鬱自殺? 中央以應深究原因

2018-11-02 15:46
【讀者來論】綜合珠澳兩地消息,上月因病在家墮樓身亡的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昨早安靜地由家人領回。根據中聯辦之前所發訃文,鄭曉松的遺體應已在內地火化,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中央派駐地方的官員之首,任內自殺身亡,根據中央簡化喪事安排,尊重家屬意願後事從簡辦理,只收唁函唁電,可以理解體諒。在此也祝禱鄭先生,一路好走,安息國土。
儀式可以從簡,然而澳門社會對鄭曉松的不幸離逝所表現的淡然反應,與訃文中對鄭曉松人品和工作的肯定,實在有點耐人尋味的不相稱。
訃文中看到,鄭曉松的往績曾涉獵「外交」、「財政」和「省務」,而且在這些崗位上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並由這些工作中,獲得「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忠於職守、敢於擔當、堅持原則、清正廉潔」的蓋棺用詞,這在紫醉金迷的澳門,作為中央與地方「溝通」和「監察」官員之首,實在殊不容易。
訃文涉及鄭曉松在澳門的工作表現是:「認真執行『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積極謀劃澳門長遠發展,身患疾病依然忘我工作,為『一國兩制』事業做出積極貢獻。」這除了例行肯定鄭曉松出任澳門中聯辦主任成績之餘,也透露了他的「抑鬱症」,是到任澳門工作的短短一年間便病入膏肓,在「深深的惋惜和悲痛」中,不幸地「病發而逝」。
另一方面,從國務院港澳辦、澳門中聯辦正式發佈鄭曉松死訊一刻,到訃文定論。地方官媒、黨報,甚至所謂主流中文媒體,除了官方消息,都沒有像過往其他本地名人要人的逝世,來點「社會回應」。即便鄰埠駐地媒體和本地零星網媒及外文媒體,有較正常回應報道。似乎也侷限於民間社團和已退位政治人物表達對鄭先生的婉惜,和懷緬他的認真工作和友善待人。
據了解這些正常採訪的媒體,在鄭曉松死訊公佈後,除了立法會主席和行政法務司司長有向傳媒回應鄭曉松的死訊。其餘就只有港澳行政長官、澳門立法會主席、澳區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官方「唁電」。官場和政商界大部份主要人物,當天不是突然失聯就是三緘其口,少有地「無話可說」。
這種被定論為「有才清官」,在「鬱死」後,地方官紳退避三舍的現象。歷史告訴大家,多在地方利益盤根錯節、欺上瞞下的貪吏社會中最常見;否則就是在中央極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白色社會中出現。
鄭曉松的不幸離逝,「抑鬱」是一個病理致死名詞,做成「抑鬱」的原因才值得公眾深思。若「因私」抑鬱,公眾可體恤他的社會貢獻,尊重個人私穩讓鄭先生靜安國土。若「因公」抑鬱,無論在他的工作中,因發現了什麼社會真象得知社會是處於表面風光,實則水深火熱而無可奈何,引發他的「抑鬱症狀」?抑或只是單純的官場鬥爭失敗抑鬱而亡?甚至是因愧對國家社會而抑鬱尋死。
無論何者,既以蓋棺定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忠於職守、敢於擔當、堅持原則、清正廉潔」之士,抑鬱至自我了結生命,事件都足以讓人深省。即使公眾因資訊貧泛,無從得知真相,但若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真正成功落實,希望中央以及他的上級領導,應深究原因,不要讓一名可安葬國家革命公墓的同志白白犧牲,默默而終。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