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長汽季業大幅反彈 績後股價升逾半成
  • Meta次季指引令市場失望 拖累股價大幅走低
  • 普拉達首季銷售增11.5% 奢侈品同業中表現突出
  • Spotify首季由虧轉盈 績後股價抽高一成
  • 平保首季盈利按年下跌 惟市場解讀仍然正面
  • ASM太平洋首季收入兩成 惟訂單反映復蘇信號
  • 市場觀望支持措施效用 港交所績前股價抽高
  • 茶百道掛牌表現滲淡 上市首日跌低招股價27%
  • 泡泡瑪特首季銷售增四成 帶動股價創逾一年新高
  • 減價戰影響市場情緒 理想股價跌至一年新低
  • 中聯通首季純利多賺9% 增長放緩但股息具吸引力
  • 美國運通季績後抽高6% 股神投資今年來累升兩成
  • 台積電首季業績勝預期 惟次季指引保守惹憂慮
  • Meta更新自家AI大模型 將全面整合至社交平台
  • Netflix打擊共享成效見頂 擬不再公布每季用戶數量
  • 安踏首季銷售符預期 主力品牌維持正面增長
  • 大客Adidas銷售勝預期 申洲受惠前景看漲
  • 旅遊需求復蘇勢頭未止 攜程同程獲大行看好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港交所「嚴打炒殼」 新規10月生效

2019-07-29 07:03








奧傳思維控股上市首日最大升幅達到2937.03%,但在兩周內便跌97.35%。
港交所近日公布收緊借殼上市的《諮詢總結》,10 月1 日生效。
歐達禮稱,港交所的新招標誌着打擊借殼上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受影響的上市發行人將有12 個月過渡期。

港交所(0388)近日公布收緊借殼上市的《諮詢總結》,規定維持公司控股權易手之後,注入資產期限由24個月延長至36個月,資產須符合上市資格規定,同時提高上市公司持續上市門檻,10月1日生效,受影響的上市發行人將有12個月過渡期。 (文:胡夢然  圖:互聯網)

據《諮詢總結》顯示,近年來港股借殼上市盛行,一方面是投資者買入上市發行人控制權以取得其上市地位,達到借殼上市目的;另一方面是上市發行人本身業務能力一般,還常年虧損,於是出售相關業務賣殼,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的溫床。

中泰國際(香港)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由於在港上市相對容易,且耗時較短,只要達到上市標準就能申請上市。加上港股可以通過多種財技在二級市場操縱股價,基本上如集資額少,缺乏長期盈利的公司,其上市目標也不是為後續發展,多半原因就是為了賣殼,或上市套現機會較大。

創業板炒風過烈

事實上自2014年以來,香港創業板的股價爆升暴跌已成常態,截至上周五創業板一共有384家上市公司,其中上市首日暴升十倍以上的就高達18隻,上市首日升幅超過一倍的有85隻,其中奧傳思維控股(8091)上市首日最大升幅達到2937.03%。資料顯示,這些上市首日升幅超過一倍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有超過50隻下跌,其中股價腰斬的達到22隻,奧傳思維控股跌幅高達97.35%。

這都因內地監管收緊IPO後,許多內企紛紛轉向香港上市,港股市場的殼資源一時之間成了搶手貨,近年來價格亦不斷飆升,由一開始的數千萬港元,升至現時創業板的三億港元左右。

有業內人士指,創業板市場就像是一個大賭場,股價的升幅已經完全脫離了現實,投資者就像是賭博,對他們而言,市值小的股票更容易炒作,而且近年殼股炒風正盛,這類個股具備相當高的炒作概念,因此即使沒有基本面也有人願意追捧。

一批小公司恐被淘汰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稱,港交所的新招標誌着打擊與借殼上市及殼股相關的不當活動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但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坦言:「經濟唔好,可能會令符合上市要求內盈利往績要求嘅資產減少,至於限制發新股集資做收購又封咗一道上市公司自救嘅活門。」一批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恐被淘汰,殼股買賣和價值將逐漸降低。

打擊借殼同時作四大讓步

為釋除市場疑慮,港交所在發表借殼上市的修例諮詢總結時,亦較原來建議作出四大讓步。第一,修訂反收購原則為本測試中「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變動」,改為發行人控股股東或單一最大主要股東;第二,不採納對發行人終止被視為一連串交易的一部份的交易,並以「早有預謀」策略規避新上市規定的情況施加額外規定的建議。

第三,「白武士」用借殼反向收購方式上市,其盈利只須符合新上市的門檻,毋須彌補上市公司過去三年的虧損;最後,修訂建議中對可使用「極端交易類別」的發行人施加的額外規定,以釋除市場擔心對中小型發行人不公的疑慮。

借殼上市方面,修訂買殼後注入資產的期限將增至三年,現時為兩年;過往指引信列出的六項評估「反收購」準則正式寫入上市規則。

而市場擔心可能涵蓋一般併購活動的「一連串交易及/或安排」因素,其中,會刪去有關創建業務、股權融資及終止業務的提述,以釋除市場擔心香港聯合交易所或不合理限制上市公司日常企業交易的疑慮;落實禁止透過大規模發行證券換取現金開拓新業務以進行借殼上市。

持續上市準則(養殼)方面, 修訂《上市規則》第13.24條,規定上市公司須有足夠業務及資產支持營運,方可繼續上市,而自營證券交易及投資並非可持續業務,但聯交所向經營銀行業務的公司、保險及證券公司提出豁免;對於現金公司的定義,亦擴闊至容易轉換為現金的投資,受影響的上市發行人將有12 個月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