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傅崐萁率十六藍民代訪陸
  • 綠提兩法案遭藍封殺
  • “五一”假出入境人次料增四成
  • 整治自媒體亂象
  • 學位法明年施行
  • 關稅法表決通過
  • 中方:歐盟做法自相矛盾
  • 成都世園會
  • (社論)TikTok在美何去何從?
  • 中方召德大使交涉
  • 俄媒:普京擬下月訪華
  • 中美須找到正確相處之道
  • 耶倫:不會馬上制裁
  • 美國還想封禁大疆
  • 桃園防空警報夜間突響十五秒
  • 王毅:台灣必將回祖國懷抱
  • 學者:拓兩岸交流範例
  • 景氣回升
  • 強震善後
  • 兩岸青年龍岩體驗土樓文化

從職業迭變看民生發展

2019-09-22 06:35

    從職業迭變看民生發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保持就業形勢的長期穩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就業總量從一九四九年的一點八億人增加到二○一八年的七點八億人,就業的城鄉結構、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持續優化,質量顯著提升。

    新舊職業折射轉型

    一九九九年,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確定一千四百九十六個職業。二○一五年新修訂版本出台,職業數量減少到一千四百八十一個,其中生產製造有關職業減少五百二十六個,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有關職業增加八十一個。今年四月,中國又發佈十三個新職業信息。

    從“凸版和凹版製版工”、“收購員”、“平爐煉鋼工”等職業的取消,到“文化經紀人”、“環境監測員”、“動車組製修師”“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的增加,新舊職業的更替成為中國過去幾十年民生發展的一面鏡子,折射經濟的轉型,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遷。

    “農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存在的一個職業類別,然而隨着時代發展,其內涵不斷發生變化。“九五後”廖仔傑扎根農村,但他認為自己與父輩一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不同。“我是‘新農人’。”

    在湖北農村長大的他曾在武漢、南京等地銷售軟件,二○一五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廖仔傑決定回農村創業,通過電商平台來幫助當地農民銷售大米等農產品。截至今年六月,其團隊在電商平台“拼多多”上的總銷售額達六千五百萬元。

    第三產業就業最多

    統計局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七百八十萬人。

    不同於廖仔傑的就業路徑,卅四歲的常包紅則選擇從農村來到城市,成為中國近四億服務業就業人口中的一員。

    作為美團外賣的一名送餐員,常包紅每天騎着電動車穿梭於大街小巷送餐。在他看來,自己從事的工作“不是簡單的跑腿,而是一項技術活”。為提高配送效率,常包紅熟練應用相關移動應用的各種智能優化功能,一天最多送出五十多單。像常包紅一樣的外賣送餐員和快遞員是中國經濟轉型最醒目的註腳之一。新中國伊始,工業基礎薄弱、服務業發展滯後,絕大多數勞動者以農業為生。而今,第三產業成為中國吸納就業的最大產業,去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比為百分之四十六點三,服務業佔主導的現代就業模式已現雛形。

    新技術湧現新職業

    在今年四月最新增加的十三個職業中,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行業的職業增加最多。

    護理專業畢業的李雪從沒有想過會從事一項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作為一名數據標註員,她如今每天會練習在電腦上用一個矩形選中框把圖片中的人和物選中,並用關鍵詞標註。雖然並不是技術研發人員,但她的工作正是讓人工智能越來越“聰明”的基礎。

    (北京廿一日電)

    新華社記者  張鍾凱  周乾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