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長汽季業大幅反彈 績後股價升逾半成
  • Meta次季指引令市場失望 拖累股價大幅走低
  • 普拉達首季銷售增11.5% 奢侈品同業中表現突出
  • Spotify首季由虧轉盈 績後股價抽高一成
  • 平保首季盈利按年下跌 惟市場解讀仍然正面
  • ASM太平洋首季收入兩成 惟訂單反映復蘇信號
  • 市場觀望支持措施效用 港交所績前股價抽高
  • 茶百道掛牌表現滲淡 上市首日跌低招股價27%
  • 泡泡瑪特首季銷售增四成 帶動股價創逾一年新高
  • 減價戰影響市場情緒 理想股價跌至一年新低
  • 中聯通首季純利多賺9% 增長放緩但股息具吸引力
  • 美國運通季績後抽高6% 股神投資今年來累升兩成
  • 台積電首季業績勝預期 惟次季指引保守惹憂慮
  • Meta更新自家AI大模型 將全面整合至社交平台
  • Netflix打擊共享成效見頂 擬不再公布每季用戶數量
  • 安踏首季銷售符預期 主力品牌維持正面增長
  • 大客Adidas銷售勝預期 申洲受惠前景看漲
  • 旅遊需求復蘇勢頭未止 攜程同程獲大行看好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澳門可以做亞洲的盧森堡?

2019-10-31 11:04










盧森堡是全歐發展最蓬勃的債券市場,澳門或可參考。
澳門金管局仍在為開設交易所進行可行性研究。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公開表示,未有向中央上交任何建設交易所的報告。
何曉軍曾指澳門政府已向中央上交報告,要將澳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納斯達克。

半個月前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突於公開場合開腔,指澳門政府已向中央上交報告,要將澳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納斯達克。消息被內地媒體廣泛傳播,一石激起千重浪,市場對澳門設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議論紛紛。

雖然當天金管局即時發出新聞稿,強調現階段只是研究中,未有確切報告,但金管局的回應有點吞吞吐吐,未能讓外間對事情進展有明確了解。直至幾天後,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斬釘截鐵地表示,未有任何上交中央的報告,事情才明朗化。(文:劉智恒、黃嘿文 圖:互聯網)

早在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綱要一出,大家意識到,澳門將來在區內所扮演的角色將會更加重要;澳門政府亦馬上行動,對設立交易所一事,密鑼緊鼓物色顧問,詳加研究。

事實上,要設立一個交易所,並非三言兩語的事情,究竟在澳門是否可行?有沒有足夠條件或能力去打造交易所?如果可行,又應該採用那一個模式?

對於是否可行一事,我們容後再談,先看看若要設立交易所,將有甚麼模式可以運營。

香港證券界大潑冷水

談到交易所,許多人立時想起股票交投,對澳門設交易所,香港許多從事證券或相關人士,劈頭第一句就說沒有可能,有投行人士更竊笑:「先別說法規與人才,澳門市場咁細,如何可以搞活個股市,澳門哪裡有機構投資者,難道只靠區區60 多萬的散戶?」一位基金經理更說:「澳門要搞交易所,具規模企業點解要嚟上市,澳門財經市場有沒有能力去承銷,別說騰訊( 0700),一隻中移動( 0941)都兩千多億市值,澳門可以消化嗎 ? 若只搞些小企業,意義又不大,又容易出事,對於澳門形像大打折扣,小股民也隨時蒙受損失。」

關鍵是「錯位」發展

有市場人士指,對於香港金融界的見解,許多時是港人過於聚焦於股票買賣,也可能是港人對澳門或中央的意向沒了解得透徹。他透露:

「其實澳門早已明言,探討發展交易所,強調是「錯位」發展,關鍵就在「錯位」兩個字。」甚麼是錯位?說穿了其實是不與現時區內發展得極具規模及成熟的證券市場競爭,而是找尋另外的市場空間。就如藍海策略,澳門不會亦不應在紅海這片殺戮戰場上競逐,而是要達至一個互補效益。簡單講,就是要做區內所沒有或發展未成形的金融市場。

那又會是甚麼?市場人士稱:「你看看歐洲的盧森堡,是全歐發展最蓬勃的債券市場,澳門又是否可以參考?發展成區內的發債中心。」

服務國家所需

這就回到最初問題,澳門有沒有條件做到一個交易市場。對於澳門設立以債券市場為主的交易所,有在香港多次發債經驗的上市公司財務總監也表示懷疑?「我們公司發的債,也有在港交所掛牌,但只是一個像徵,實際上根本長期不會有買賣,就算連在交易所掛出買賣盤也沒有。」亦有債市分析員指出:「企業發行的債券,一般買賣最低金額是20萬美元,大部分散戶沒有這個能力去買賣。債券許多時也透過私人銀行或證券行,在場外開價買賣。」而且,要營運一家交易所,需要頗大成本,澳門搞個債券交易所,如何可以達收支平衡。

對於該類言論,市場人士則有另一套看法:「有時不是事事要賺錢,也要配合國家策略而行,澳門也有其扮演角色。」他補充:「你看看早前金管局出的新聞稿,內面提到澳門發展交易所,要考慮到「服務國家所需」的原則。」換言之,交易所是整個國家戰略的部署。

大灣區金融互補

他也強調:「別只著眼於澳門本土的企業,隨著「一帶一路」拓展,區內公司需要發債融資,市場並非想象中細。」同時中國境內也有許多公司需要發債,只要澳門能成為一個債券中心,加上有國家的全力支持或協助,要達至收支平衡也並非難事。

最重要一點是「互補」,中國現時未有一個成熟及國際化的債券市場,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要提升人民幣的地位,甚至最終可以成為國際認可貨幣,一個國際化債市實在有所需要。

沒外匯管制稅率偏低

確實,澳門具有自身的優勢,是頗為合適做一個債券中心,首先澳門是一個自由市場,沒有外匯管制,資金隨時可以調出調入,這樣才會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發展。其次是本澳的稅制不但簡單,而且稅率十分低,有利外國投資者的參與,而且未來要吸引企業發債,說不定可提供稅務優惠。

最後市場人士也補充,雖然暫時方向是朝債券市場走,但一切尚在研究階段,即使研究初稿完成,也不代表是定案,要視乎澳門政府取向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