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一家之言)全新角度拓展深度遊

2020-06-09 06:35

    全新角度拓展深度遊

    澳門已連續兩個月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只是放寬通關仍然無期。旅遊業為了復工,紛紛寄望本地遊計劃。誠然最初提出“本地遊”,外界反應一般,對於業界的熱情與居民的踴躍度,半信半疑。

    至今官方與業界均沒有透露細節,但各界深明刺激“地膽”跟團遊澳門,補貼只是噱頭,只有新意的主題路線才能成功招客。從目前導遊業躍躍欲試、旅遊社熱衷參與的態度,為這構想帶來新的憧憬。

    “本地遊”初衷是支撐旅遊業續命,但借此機會鼓勵業界創新旅遊產品,讓居民重新認識小城鮮為人知的一面,各界樂見其成。長遠有助旅遊產品升級轉型,探索新出路。

    窮則變,變則通。自疫情以來,不同領域都在探索變革,從傳統面對面到線上市場的可能性,勢將重構行業生態圈。同樣,旅遊航空業在後疫情時代,怎樣適應已改變的旅遊環境,業界必須未雨綢繆。

    在可見將來,各地的入境管制及檢疫措施料將維持強度。加上經濟低迷,出行需求降低,航班量無法如過去有大量選擇,甚至因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或致票價反彈,值得關注。

    過去大量“即興”來澳的短途旅客,由於防控措施轉趨常態化,遊澳興致與頻密度料會大減,將更珍惜來澳的時機。同時,旅遊設施的接待數量亦要符合防疫安排,不以追求人氣為目標。如很多大型設施復業,入場亦限人流。故即使顧客寥寥可數,賭場仍要嚴遵防疫要求,不能“圍觀”及座位相隔,避免群聚,如此這般,人氣勢不如前。

    面對旅遊環境的變化,政府已預留資源引客上門;但對久未出遊的客人而言,選擇外遊目的地,出遊成本是考慮之一。但若然防疫安排是必要手段,那麼需要更大誘因以提高訪澳的慾望。未來吸引旅客來澳的門檻變相提高,要增加賣點,需要新思維、新設施。現時探索的本地遊若富有創意與點子,將來可作恆常化的旅遊產品,以全新角度深度遊。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