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黑熊昊駿今演榜首戰
  • 郭墩鴻國際武術賽散打奪金
  • 聖日門敲“羅”衛冕等多陣
  • 歐冠盃U19值得觀賞
  • 曼聯碎“錫”返勝軌
  • 皇馬爭冠拒燒“蘇”
  • 紅軍爭標“頓”渺茫
  • 阿特蘭大意盃變“天”晉決
  • 忠靈會慶聯歡熱鬧
  • 熱火三分雨破綠衫軍
  • 室內跳傘發展可期
  • 澳科爭勝闖關“卡”
  • 麥斯獲選最佳進步球員
  • 祖傑入圍MVP三強
  • 澳門精武會早期交流活動
  • 獨行俠險勝拆快艇
  • 親子運動日下月動起來
  • 粵港澳醒獅賽周末以獅會友
  • 藍英92:88險勝加義之友
  • 龍獅運動薪火相傳

三十億美元基建史上最高

2020-07-05 06:35

    三十億美元基建史上最高

    為迎接一九六四東京奧運會,場館及相關基礎建設緊鑼密鼓。

    據公開信息顯示,日本投入了一兆日圓(約合當時的三十億美元)以支持相關事業,金額為當時奧林匹克歷史上最高;其中約一千億日圓投在了比賽設施、奧運村、運營、道路等領域,其他九千億日圓均用於興建東海道新幹線、首都高速公路、東京高架單軌電力、東京地鐵及交通網等大型項目。此外,日本政府還以國家的名義調用了全國的人力資源,至少十萬山區農民被廉價僱傭到東京,成為奧運會的建築大軍。東京周邊的各個城市,從埼玉到神奈川、千葉再到長野,都通過自己的方式齊心協力地配合東京方面的工作。

    新建、改建場館三十餘個,其中可容納七萬五千人的國立競技場作為主場館沿用至二○一四年。著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山田守的日本武道館、蘆原義信等人設計的駒澤奧林匹克公園綜合運動場,以及新大谷飯店、王子酒店等大型住宿設施紛紛落成。它們至今依然是東京都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

    交通便捷程度大大提升。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召開的前十天,東海道新幹線正式通車。雖然時速只有二百公里,也只是連接了東京站到新大阪站兩個地方,但這可是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此後新幹線一度成為日本的標誌。正是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奧運會之後,吸引了無數國內外企業和人才進駐東京,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騰飛。

    (東京的奧運情緣 · 十五)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