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同方威視歐洲辦公室遭突襲搜查 商務部表示強烈反對
  • 內地積極營造五一長假消費氣氛 商務部:以舊換新為重點政策
  • 亞洲首個Peppa Pig戶外主題樂園 官宣落戶上海 料2027年開業
  • 中國版量化寬鬆來了? 人行:買賣國債與QE截然不同
  • 第一季註銷餐企激增232% 內地餐飲業「窮鬼套餐」盛行
  • 中國股債市重錄外資淨流入
  • 櫻花季疊加低匯率 「五一」出境遊日本最熱
  • 兩岸新能源車發展基地常州揭牌 為兩岸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
  • 李強:加快建設有韌性資本市場 促進上市公司增強回報投資者意識
  • 中央匯金大舉增持四支ETF 首季耗資逾2,000億元
  • 年薪50萬 每年赴宴100場 杭州招聘「代嫁師」引熱議
  • 智利對中國鋼材徵收反傾銷稅 中國製鋼球鋼條徵33.5%及24.9%關稅
  • 潘功勝出席IMFC會議: 中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 4月上半月銷量首超燃油車 內地新能源車成市場主流
  • 白銀最高漲幅超越黃金 分析師籲留意溢價風險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及英國增持
  • 內地首季經濟增長超預期 專家:投資與進出口帶動
  • 跟隨主權評級調降 惠譽降六家國行評級至負面

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 97歲李登輝台北病逝

2020-07-31 11:01


台灣前領導人李登輝昨日傍晚7時24分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美聯社圖片)

台灣前任領導人李登輝昨日晚間7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97歲。李登輝是台灣史上第一位民選領導人,在他任內完成台灣縣市長直選、「總統」直選的歷史性改革,帶領台灣從威權時代走向民主,被譽為台灣「民主之父」。事實上,海峽兩岸對李登輝的評價不一,由於執政後期推動更深入的本土化改革,為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提供壯大的契機,加上他的親日立場,在大陸一直被視為爭議人物,也被稱為「台獨教父」。

今年2月因喝牛奶不慎嗆到入住台北榮民總醫院的李登輝,住院時間接近半年。台灣傳媒報道,李登輝於昨晚7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逝世,遺體已被運往冰櫃暫存,「北榮」將設追思場所。

生於日據時代 兄長在菲律賓陣亡

李登輝是福建客家後裔,1923年1月15日生於台北淡水,當時台灣正處於日據時代,李登輝在日本殖民時期曾更名為岩里政男,在他22歲以前均屬日本籍。他的兄長李登欽,則在二戰時期以日軍身份在菲律賓戰場陣亡,被供奉於日本靖國神社中。

曾兩度加入中國共產黨

學生時期主修農業經濟的李登輝,對各項政治理論與學說亦充滿興趣,特別喜歡魯迅、郭沫若等作家。1946年、1947年曾兩度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在1948年申請退黨。李登輝對此並不否認。

1970年代,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希望啟用更多台籍青年加入政府,增加本土影響力,催生「崔台青」運動,當時是農業學者的李登輝於1971年加入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加入國民黨,隔年進入蔣經國內閣,開啟從政之路。

蔣經國為何選他接班?

1984年,李登輝在蔣經國欽點下成為接班人。外界好奇當年蔣經國為何選擇他。

事實上,與李登輝一同被看好接班的台籍菁英,還有時任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林與李從政軌跡相似,都曾擔任台北市長,但蔣經國一直不太喜歡林洋港。在1978年的蔣經國日記中記載:「林洋港有才能,但在品行方面不夠正直,在緊要關頭恐怕把持不住」。而李登輝則被蔣經國視為值得提拔的人才,「富有民族意識」。

分析認為,林洋港來自本土大家族,而李登輝則較獨來獨往,加上學歷高且為人謹慎,終於獲得蔣經國信任。

完成民主改革 當選首任直選領袖

1988年,蔣經國離世,李登輝繼任為領導人,同年出任國民黨主席,成為國民黨史上第一位台灣人主席。李登輝執政後,積極推動民主改革,於1991宣布結束動員戡亂時期,開展「修憲」,推動民意機關換屆改選,1994年實現台北市市長、高雄市市長、台灣省省長的直選,1996年實現領導人直選。事實上,國民黨內部曾經一度推出「間接選舉」的草案,在李登輝的堅持下確定為全民直選,李登輝自己也在1996年當選台灣首任民選領導人。

27次密使會面 推動兩岸破冰

除此之外,李登輝執政期間,兩岸間開啟對話交流的契機,在他任內,北京與台北完成27次密使會面,1991年3月,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同年12月,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成為兩岸雙方對話交流的民間管道,而李登輝也在同一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確立了兩岸溝通的基礎。隨後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各自口頭表述的默契,開啟了後來十多年兩岸密切交往的黃金時期。

馬英九:相信歷史對他有公正評價

執政後期,李登輝的本土意識令國民黨內紛爭不斷,外省派的菁英自國民黨分家,李登輝有意識的培植本土勢力,也為民進黨後來執政建立了基礎。李登輝的歷史定位因而充滿爭議。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對李登輝逝世表示悲痛,馬英九辦公室指出,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值得肯定,感謝他對台灣的付出,也相信歷史對他會有公正評價。

台灣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則表示,李登輝在台灣民主進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他的離世是台灣的莫大損失,將指示有關部門全力協助治喪事宜。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