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新聞小語)前車可鑑 慎改亞馬喇車場

2021-04-21 06:35

    前車可鑑   慎改亞馬喇車場

    交通局計劃把部分巴士路線分流至亞馬喇地下停車場,今年內將招標亞馬喇巴士站和地下停車場的改建工程,引起社會熱議。有擔憂地下車場改建成巴士站,將成為關閘舊巴士總站“翻版”,通風欠佳、夏天酷熱及吸廢氣等。當局若要改建上址成巴士站,設計時必須從用家及便利的角度出發,多聽取社會意見,避免出現不合實際的方案。

    亞馬喇前地轉乘站是本澳重要的交通樞紐,每日有逾四十條巴士路線停靠,數以萬計居民使用,人流車流如鯽。地下停車場卻成鮮明對比,大量空間閒置,泊車率甚低,人流車流稀少。據交通局數據,地下停車場有二百四十七個輕型汽車位及五百八十個電單車位,泊車率分別為三成九及二成九,大量車位長期“曬蓆”,浪費資源。

    亞馬喇前地轉乘站的交通承載力大,分流巴士路線無可厚非,但是否分流至地下停車場,則要三思。據交通局於二○一九年向交諮會介紹,擬分流一至三條巴士路線至亞馬喇下層,並考慮把亞馬喇前地側邊的電單車停車場中的部分電單車位改成私家車位。至今年突釋出將招標巴士站及地下停車場的改建工程。然而至今未曾公佈分流的巴士線路及數量、巴士站的位置以及整治方案等詳情。

    亞馬喇地下停車場使用度不高,大量空間閒置、浪費,應當活化善用。但是若改建成地下巴士站,必須考慮通風問題。因巴士停靠,長期會積累廢氣,夏天更可能酷熱難耐,令候車乘客“焗桑拿”,一如舊關閘巴士總站,屢為人所詬病。整治工程必須做好前期規劃及研究,避免像舊關閘巴士總站般多年來小修小補,依然於事無補,直至年前斥逾億元公帑整改,才較徹底改善問題。關閘總站同樣位處地下,曾兩度因風災損毀設施而須整改,前車可鑑。除完善通風、消防系統外,亦須完善防水浸的設施。若整改工程需花費巨額公帑,只為了三兩條巴士路線,是否值得?還是把巴士路線分流至周邊巴士站,已可紓緩轉乘站的壓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