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新成立公司資本額 科創企佔23%
  • 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 促旅遊+美食
  • 琴澳團增冷門行程 豐富旅遊體驗
  • 六措加速琴澳聯動 學者:1+1>2
  • 橫琴開展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
  • 銀娛迎琴澳首發團
  • (一家之言)政策紅利釋放 促資金落戶
  • “五一”檔迎60萬客 按年升23%
  • 酒店旅業管控 未現天價房
  • 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博弈趨緩和
  • 中智雲:助葡產品線上營銷拓市場
  • 澳企里斯本發佈大健康產品
  • 美日巨大利差 日圓繼續承壓
  • 貿促局組澳企參葡農產品展
  • 愛爾蘭取經 借鑑辦展經驗
  • 滙豐受惠息口維持高企
  •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落戶香港
  • 旅客:入區體驗好 冀更熱情好客
  • 美聯儲五月議息會議關注點
  • 珠海島遊資源值得澳琴珠深究共享

核心通脹30年高 “滯脹”噩夢重來?

2021-06-14 06:35

    核心通脹30年高  “滯脹”噩夢重來?

    美國五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5%,超過市場預期,是○八年夏天油價飆升以來最高水平;不含食物和能源的核心CPI年增3.8%,是近30年以來最大增幅。但聯儲局官員認為這是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需求和供應出現失衡的暫時情況,不致改變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

    年輕一輩習慣低息環境,對通脹失控境況沒有親身體會,唯60歲以上的人應有深刻記憶,當年市面上一切商品都在加價,嚴重衝擊工薪階層家庭日常收支預算。許冠傑的“加價熱潮”因此成為金曲,至今難忘:“你怕我怕個個怕,煙加酒加屋租加,巴士加的士加多士芝士乜都加,加加加加加,糖又加鹽又加……” 可謂唱出大家無奈的心聲。八○、九○後的年輕投資人那時還未出生,回顧一下這段歷史絕對有用。

    美通脹率曾達14.7%

    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爆發了兩次石油危機,中東石油出口國對美國實施禁運,原油價格從七三年每桶3美元,狂升至八○年32美元,引起全球各國物價飛漲。八○年三月,美國通脹率達到14.7%的高峰,為了遏制瘋狂的通脹,聯儲局前主席沃克(Paul Volcker) 採取空前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把聯邦基金利率最高升至22.3%,三個月美國國債利率升至17%,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最高達21.5%。這不是天方夜譚故事,高利率政策最終控制住通脹,物價開始回落。

    但是瘋狂加息同時對經濟產生嚴重衝擊,美國經濟進入“停滯性通脹”時期,又稱“滯脹”或Stagflation,GDP成長率跌至負1.8%,失業率升至10.8%。簡單來說,這是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和物價瘋狂上漲同時存在的日子,對老百姓是一場難捱的噩夢。全球金融市場也上演股債雙殺的戲碼,七三至七四年高通脹期間,美股標普500曾下跌43%;八○至八二年滯脹期間,標普500則下跌13.8%,企業界和投資人對“滯脹”有談虎色變的感覺。

    學者認滯脹難重現

    最近全球的通膨數據都在上升,反映十九種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氣、金、銀、銅、大豆、玉米、豬、牛……等價格的CRB指數,自去年四月份至今已上升了81%,不過與○八年六月歷史最高價比較,仍低50%。目前最難回答的問題是通脹會否持續下去?經濟學者大多數認為現時通脹應屬暫時性的,不會引致七○年代式的經濟“滯脹”,雖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個觀點。

    認為全球經濟不會步入“滯脹” 的主要理由綜合有幾點:一、上世紀七○年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對中東國家石油依賴度很高。但近年美國油頁岩技術革命成功,每桶成本在45至50美元,一八年後美國更成為石油的淨出口國,在油市中有相當的議價能力,很難再發生過去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聯手成功抬價的現象。

    二、人類科技進步提高了生產力,壓低商品生產成本。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商品、技術、資金、勞動力得以充分流動,廉價產品源源不絕。全球大宗商品產能基本上是過剩的,近月原油價暴漲主要是OPEC成員國協議減產的結果,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夾雜着人為減產的因素。中國遍地開花的基建投資高潮已經過去,去年第四季PMI有見頂回落跡象;美國投資基建的數萬億美元計劃仍未獲得通過,即使能最後實現,估計亦大幅縮水,大宗商品價格上行空間有限。

    三、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美聯儲局逐步摒棄了以貨幣供應量為標的,開始採用以通脹作為目標的貨幣政策,並加入失業率指標與經濟密切契合。聯儲局提出“平均通脹目標制”,貨幣政策更為靈活,有利提前應對通脹抬升的預期。必須承認,決策者從過去錯誤中總結經驗,能夠應變的思維和工具增加不少。

    濫發貨幣隱憂仍存

    然而,全球出現惡性通脹的隱憂仍然存在。美國貨幣供應M2的增速已經飆升至25%,這是前所未有過的歷史高位。美元長期如此高速濫發,難道真的不會造成通脹嗎?似乎無人敢作斷言吧。

    容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