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旅博會“演藝之都”展館開幕
  • 治安警料黃金周出入境人次逾340萬
  • 航天員新工種為更多人實現航天夢
  • 警方料五一黃金周340萬人次出入境
  • 研入出橫琴單牌車分階段擴行駛範圍
  • 王毅晤布林肯 促美勿干涉中國內政
  • 字節跳動稱沒有出售TikTok計劃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沿用電子點票
  • 金管局籲警惕陌生人信息偽冒銀行廣告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2.7% 按季微跌
  • 本澳未來1小時料受雷雨區影響(13:00)
  • 王小洪:中緬打擊網絡詐騙取得重大戰果
  • 勞工局今年已助4000人次就業
  • 內地料“五一”拱北日均32萬人次通關
  • 文綺華料五一黃金周酒店預訂率近9成
  • 文綺華料旅博會至少3.7萬人次入場
  • 首季本地失業率跌至2.7%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6月中報名
  • 紅街市回遷124檔 爭取6月初重開
  • 澳門單牌車行駛範圍擬分階段有序擴大

2021-07-15 06:30
因為新冠疫情,澳門旅遊和經濟大受影響,與此同時,由於疫情關係,旅客和社會活動大減下,本澳環境狀況反而變好。去年相關報告指出,本澳的耗水量和耗電量相應減少、監測站錄得的噪聲水平下降、溫室氣體估算排放量顯著減少,整體空氣質量有所好轉,就連城市固體廢物量亦出現近年來的首次下跌。所謂有得必有失,數字正好反映城市人的生活消耗,每每與環保背道而馳。或許一切停下來,地球先生才能夠休息!
本澳推動環保多年,節能節水,源頭減廢,持續宣傳推廣,其中減廢、回收等重要工作,尚未去到一個很見效的程度。看看上述報告中所指固體廢物量近年來首次減少,可見一斑。源頭減廢,環保局從廚餘處理、限塑方面落手,膠袋徵費實施後,據環局資料顯示,對比以往,現時垃圾成份中的塑膠購物袋減少三成一,雖初見成效,但限塑實在難以徹底執行。儘管今年起澳門禁止輸入發泡膠盒,又計劃明年限制塑膠吸管和攪拌棒入口,但塑膠製品用途廣泛,點禁?
當然,做得幾多得幾多!但核心問題是人類生活習慣有了很大改變,尤其城市人,方便為先。就以外賣食品為例,塑膠餐具免不了,即使走飲管、走埋刀叉,都有個膠盒。而近年外賣餐飲業發展蓬勃,市政署都得要實施發牌制度,要減塑更見困難。此外,超市購物普遍,一兩個水果、一塊豬肉都會用膠盤盛載包封,塑膠樽飲品不在話下,環保局都表明暫時未有計劃限制使用膠樽。除非有更好的代替品,否則回收工作同樣重要。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