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組織千名長者遊濠江
  • 夏威夷小結他班報名
  • 探索內在小孩工作坊報名
  • 無極氣功會赴浙江培訓
  • 繪畫治療課程報名
  • 城鎮景觀培訓介紹文遺法
  • 扶康會寶利推母親節禮品
  • 天主教聯助學生認識演藝行業
  • 粵華學生認識工業前景
  • 培華讀書日傳承經典文化
  • 新華赴珠八中教研學習
  • 濠江師生感受福建非遺
  • 勞校親子遊長隆祝雙慶
  • 日內瓦發明展勞校創佳績
  • 城大學者研社會好客表現
  • 身份證明局參展旅博會
  • 澳大葡語演講賽頒三甲
  • 民眾願景中科城市加強合作
  • 佛光青年參加亞聯會
  • 江門灣區辦經民聯探民生融合

(新聞小語)設預案防水淹地下設施

2021-07-28 06:35

    設預案防水淹地下設施

    隨着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極端天氣可能成為家常便飯,超強颱風、特大暴雨發生機率較以往大增。早前河南鄭州極端暴雨奪走數十人性命,水淹地鐵亦引起各方關注。澳門正在規劃的東線輕軌全程走地下,宜未雨綢繆,制訂應對極端天氣的預案,加強防災預警系統及保障公眾安全的防護措施。

    澳門土地資源有限,發展地下空間成為方向之一,可適當緩解城市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惡化等城市進程的難題。但近年極端天氣頻傳,發展地下空間不能忘記安全,要注意防範可能潛藏的安全風險及隱患。地下空間的安全性,不僅關係地下空間內設施的運作,更關係到身在其中的公眾生命安全。

    早前河南鄭州暴雨成災,多個地鐵站雨水倒灌,奪走至少十二條寶貴性命;亦有隧道地勢較低,造成不少車輛被淹,事後排查至少發現六名遇難者。慘痛事件背後的主因當然是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但有關部門或機構在洪災面前缺乏有效、迅速的應對,亦是弊因。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部署防汛工作時就提到,“緊急情況下,除特殊行業外,果斷停工停學停業,對城市地鐵、隧道等要有保障群眾安全硬措施,寧可過一些,該停就停、該封就封。”

    隨着極端天氣越演越烈,自然災害強度有增無減。澳門若遇到始料未及的超強颱風或特大暴雨等,出現災情,應該如何迅速及時決策,把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於首位?未來橫琴段和新城A區輕軌均設在地下,須制訂完善的應急預案,並把極端情況的險情考慮在內,加強防範水淹地下輕軌,做好停運等緊急通知發佈,以及旅客疏散及救援等方案。鄭州暴雨水淹地鐵、本澳“天鴿”風災水淹停車場奪命的教訓歷歷在目,在安全的問題上,寧願做得多一點,亦不要做得不到位,因為不到位就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天鴿”風災後,工務局曾委託研究機構編制《地下空間的防汛設防標準》,加強設置防汛設防硬件設施及管理應變方案,期望相關的標準早日出台。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