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全力保障電力與通訊

2021-07-31 00:30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日前正式對外發佈「廣東電網公司二○二○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實現對澳供電量的歷史新突破,建成的珠海二百二十千伏鳳凰等四項工程,確保在極端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對澳供電不中斷,供電能力不減少。不久前,河南省鄭州遭遇一場特大暴雨,程度之強和影響之大令人震驚。特別是暴雨引起的斷電斷網等意外狀況,給民眾帶來極大不便。相信很多人事前想都沒有想過,鄭州這種省會級大城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高度依賴電力與通訊網絡,一旦全部斷掉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斷電導致所有電器停止運作,無冷氣無照明,無電梯,手機無法充電,更無法看電視。斷網更慘,不但無法對外聯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連習以為常的掃碼支付、掃碼騎車、網上訂餐、網上訂房統統都失效了。所有的商舖只能收現金,但很多市民早已習慣不帶現金外出,令他們措手不及。

澳門四年前也曾經歷過這一幕:遭遇五十三年來首次的強颱風正面吹襲,加上天文大潮和風暴潮,導致嚴重損失。事後大家才明白,除了強颱風正面吹襲和風暴潮引起的災害,最主要的是內地南方電網受損而停止向澳門輸電。澳電當時的本地發電能力只剩下二成左右,主要靠向內地購買電力。故此,停電後馬上影響到全澳供水,多數大廈的停車場水浸卻無法使用水泵抽水。停電更導致全澳數以萬計的用戶無冷氣、無照明,又無法看電視。食肆和商舖無法做生意,大批食物變壞當作垃圾扔出街,結果要駐澳解放軍不對緊急出動協助救災。

近年來,全球各地城市頻發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在科技不斷進步、城鎮化發展不斷深入的今天,現代化的大都市反而在自然災害中遇到困局,顯得脆弱,這值得人們深思。近年,極端天氣導致各地頻頻發生災害,特大暴雨和洪澇等災害頻繁出現,很多現象都引起了人們對以資訊化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深思。如今互聯網和資訊通信等科技日益發達,為何偏偏在災難面前如此脆弱?城市化的進程中,許多人形成了對電力、通訊與互聯網絡等現代化生活方式的高度依賴。然而,很少有人未雨綢繆地規劃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恐怖襲擊或戰爭的應急預案,去考慮極端狀態下的生存方式。

四年前的風災導致內地對澳門供電大受影響,不少社會人士和議員質疑供電網絡如此脆弱,提出要澳電增加發電比例。當時,南方電網公司曾組織超過五千五百人在珠海連夜搶修恢復對澳供電,過程極為艱難。澳門能源辦事後亦加強與內地有關方面溝通協調,除了確保對澳門供電之外,並推進粵澳聯網第三通道建設等相關工作。近年來廣東電網公司在橫琴投運總長約廿二千米的電力隧道,採用智慧型機器人巡檢系統,又建成全國首個二百二十千伏電壓等級的3C綠色變電站琴韻變電站。至去年底,珠海供電局向澳門輸送電量累計超過五百億千瓦時,突破了對澳供電量的歷史最高記錄。加上前面提到的四項工程,可確保在極端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對澳供電不中斷,供電能力不減少。

濠江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