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 AI智能客服應用 首階段支援八語
  • 講者倡善用科技 抓準客群需求
  • 宜昌參旅博會 冀與澳直航
  • 蘇率團參旅博會 推介文旅品牌
  • 休閒旅遊協會旅博會設展區
  • 旅局料“五一”酒店訂房近九成
  • 演藝之都展館開館 推特色藝文
  • 酒店協會旅博會展位 宣傳+配對
  • 旅博會開鑼 料3.7萬人次入場
  • (一家之言)青年提升技能 增擇業機會
  • 字節跳動:不賣TikTok

(一家之言)善用“旅遊+” 助疫後復甦

2021-08-01 06:35

    善用“旅遊+”   助疫後復甦

    東京奧運會如火如荼,鄰近的香港運動員近日在花劍、游泳項目屢奪佳績,獲一金兩銀,撐港隊氣氛熾熱沸騰。帶動香港運動熱潮,不少港人對運動員訓練生涯深感興趣,特別是男子花劍項目摘金後,報讀劍擊課程者激增,當中不乏小孩班,可見體育運動的驚人魅力。

    觀乎本澳,隨着近年人們注重身心發展健康,加上政府一直宣揚“齊運動·健體魄”的大眾體育理念,澳人對運動的需求持續增加。除了健身中心越開越多,有的更以廿四小時營業為賣點,吸納需要輪班工作的運動愛好者可以隨時“尖一尖”;本地的運動場館、自由波地、跑步熱點等,不論晝夜,少有冷場,說明本澳運動氛圍已成形。

    另一方面,澳門每年舉辦不少體育盛事,如澳門國際龍舟賽、國際馬拉松、大賽車等,對推動運動產業有相當裨益。無疑,單以體育作招徠,難以形成效應,必須透過“旅遊+”的帶動,體育產業才有壯大的條件。

    如鄰近同樣以體育盛事吸客的地區,除了體育項目本身具有國際知名度及認受性,旅遊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完備,不僅讓有意參賽的人士躍躍欲試,甚至會帶上家人,在比賽過後繼續留在當地旅遊消費,發揮“旅遊+體育”的疊加效應。

    “旅遊+”給予澳門無限可能,無論是“旅遊+體育”或“旅遊+會展”,都是借助澳門旅遊資源優勢,開發體育或會展產品,吸納的多為中產客群,對旅客提質及延長留澳時間等方面有推動作用。然而,如何把“旅遊+”效應最大化,除了依仗政府統籌、宣傳、引客,民間有否積極配合也是關鍵。如早年開始,為配合大賽車的熱鬧氣氛,美食節特意更改舉行日期與之重疊,引發“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可算是“旅遊+體育”的先驅;其後的國際馬拉松,同樣透過結合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購物節等盛事活動,提升澳門的宜遊指數。善用“旅遊+”,助力疫後復甦甚至持續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