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組織千名長者遊濠江
  • 夏威夷小結他班報名
  • 探索內在小孩工作坊報名
  • 無極氣功會赴浙江培訓
  • 繪畫治療課程報名
  • 城鎮景觀培訓介紹文遺法
  • 扶康會寶利推母親節禮品
  • 天主教聯助學生認識演藝行業
  • 粵華學生認識工業前景
  • 培華讀書日傳承經典文化
  • 新華赴珠八中教研學習
  • 濠江師生感受福建非遺
  • 勞校親子遊長隆祝雙慶
  • 日內瓦發明展勞校創佳績
  • 城大學者研社會好客表現
  • 身份證明局參展旅博會
  • 澳大葡語演講賽頒三甲
  • 民眾願景中科城市加強合作
  • 佛光青年參加亞聯會
  • 江門灣區辦經民聯探民生融合

親子溝通經驗分享

2021-09-20 06:35

    親子溝通經驗分享

    轉眼間,孩子已到五歲,在教養方面,我最大的困惑是怎樣與小朋友溝通才有效?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成長,家長的角色至關重要。為做好家長的角色,我不斷從圖書館、親職教育中心、《百分百家長》雜誌及網絡上找親子教育資料參考,並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家長教育活動,同時適時總結經驗,了解自身盲點,學習有效的親子溝通。

    我過往亦曾參加學校綜合評鑑的家長訪談活動,跟教青局人員分享了參加家長教育活動的獲益及體會:小朋友是不同於成人的個體,身心發展及思維模式均有別於成人,即使不同小朋友之間,亦存在個體差異。在與小朋友溝通前,我們需要先做減法——放下自己在職場上、在朋友圈、在自己父母面前的溝通習慣,放下建基於培養小朋友成為未來精英為目的的溝通方式,放下自己習以為常的成人世界的溝通機制——嘗試復歸為小朋友的心靈,觀察、感受及考量小朋友的行為習慣、情緒狀態、反應機制及優先需要,探索建立專屬於自己小朋友的溝通模式。

    此外,成人的身心較成熟,亦具較豐富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對事物的理解及反應速度自然比小朋友快速,當我們放慢自己的節奏,才更易找到與小朋友的共鳴。例如:需要小朋友由寫字轉去洗澡時,可能遇到小朋友不願意放下手上正進行活動的情況。從家長的角度思考,可能是時間太晚,需要早洗澡,早睡覺,明天早起上學,避免遲到,認為小朋友應即時停止手上活動去洗澡。但如果溝通不當,雙方情緒就可能逐漸激化。我們可以深化小朋友對要求的認知,譬如說明盡早洗澡與其準時上學的責任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考慮到小朋友的思維並非時常能保持理性,更多時由其情緒或潛意識主導,為此,尊重小朋友意願,保持小朋友情緒穩定,更能達至有效溝通。

    在親子溝通中,我們需要慢下來,花多點時間向小朋友解釋及說明,花多點時間讓他思考及做出決定,因為教養的最終目的不在於讓小朋友完成家長要求及滿足家長需要,而在於讓小朋友學會自我成長。

    一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