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治安警料黃金周出入境人次逾340萬
  • 航天員新工種為更多人實現航天夢
  • 警方料五一黃金周340萬人次出入境
  • 研入出橫琴單牌車分階段擴行駛範圍
  • 王毅晤布林肯 促美勿干涉中國內政
  • 字節跳動稱沒有出售TikTok計劃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沿用電子點票
  • 金管局籲警惕陌生人信息偽冒銀行廣告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2.7% 按季微跌
  • 本澳未來1小時料受雷雨區影響(13:00)
  • 王小洪:中緬打擊網絡詐騙取得重大戰果
  • 勞工局今年已助4000人次就業
  • 內地料“五一”拱北日均32萬人次通關
  • 文綺華料五一黃金周酒店預訂率近9成
  • 文綺華料旅博會至少3.7萬人次入場
  • 首季本地失業率跌至2.7%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6月中報名
  • 紅街市回遷124檔 爭取6月初重開
  • 澳門單牌車行駛範圍擬分階段有序擴大
  • “水晶魚2024”演習周六下午進行 全文 #水晶魚 #颱風演習

梵淨山歷代多次重修

2022-06-16 06:30

本欄上期提到,有動植物基因庫之稱的梵淨山是全球同緯度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於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而它的佛教文化已有兩千年歷史,明初時期它就已經成為佛教名山;梵淨山風光奇特,時而雲瀑籠罩,仿佛佛光環繞,乃人們嚮往的「梵天淨土」,故正式得名「梵淨山」。
梵淨山位於中國貴州銅仁市的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交界處,為武陵山脈主峰,其主峰為鳳凰山,海拔高2,572米。
梵淨山雖然乃佛教清淨之地,但無奈在歷史上數次的起義事件都與梵淨山有關,包括明隆慶年間至明萬曆中葉(1567–1588)的「臘爾山苗族大起義」;明萬曆27年(1599)貴州播州土司(今貴州遵義)楊應龍叛亂;清初梵淨山成為抗清志士逃禪隱居之地;嘉慶元年(1795)松桃苗民首領石柳鄧與湘西吳八月進行「乾嘉起義」;咸豐5年(1855),貴州爆發「咸同大起義」,銅仁「紅號軍」首領趙子隆打出「真主出生,彌勒降生」口號,在梵淨山三角莊建立根據地;光緒元年(1875),太平天國軍餘部劉勝乘朝山之機,率20餘人假扮清軍,持洋槍人入山,自號「黑地大王」,趕殺僧尼,四出劫掠。在清政府鎮壓紅號軍及劉勝後,梵淨山遭到嚴重破壞,滿目瘡痍。為了加強防範,清政府對梵淨山實行長達30年的軍管,並移銅仁縣於大江口,控制銅仁上關碼頭(後改為江口縣)。移思南府安化縣於大堡,扼守西朝山大道(後改為德江縣),有效防止禍亂再起,保證了梵淨山正常的朝拜活動。
在每次起義事件後,梵淨山部分建築都需修補或重建,此時已是第五次重建。可是到了民國時期至解放初期,因戰亂和匪患,梵淨山近百餘座寺廟遭到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時期,印江縣學生和民兵將尚存的護國寺倒毀,又將釋迦殿、彌勒殿佛像,以及金頂鐵鏈運回縣城銷毀。江口縣學生也將壩梅寺燒毀。至此,梵淨山百餘座寺廟僅餘下太平寺、朝陽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梵淨山才得以逐漸恢復。1988年,太平寺住持慧松法師致信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請求重視梵淨山歷史文化和支持佛教恢復工作。趙朴初回信予以鼓勵。此後各寺陸續修復或重建。1998年夏,清末著名高僧隆參和尚之徒侄、遼寧僧人釋佛友率眾弟子前往梵淨山,發願重修皇庵護國寺。2004年9月,舉行「中國梵淨山皇庵護國寺重修開光大典暨梵淨山佛教文化研討會」,海內外高僧、專家學者等共3000餘人參加,盛況空前。

梵淨山乃佛教名山(互聯網圖片)
梵淨山歷代多次重修

梵淨山寺廟經多次重建(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