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電視節目表
  • 堅尼韋斯特擬染指色情業被轟
  • 廣瀨愛麗絲大倉忠義爆分手
  • 森史密夫衣着惹爭議
  • 雲妮施維嘉演《單身日記4》好艷福
  • 泰萊斯威特新碟疑記錄舊情
  • 曹世鎬十月拉埋天窗
  • 雅韻會知音今永樂響鑼
  • 澳視澳門播《愛在灣區》深圳篇
  • 冷峻 · 精煉 · 幽默
  • 林澤誠“五 · 一”參與佛山爵士音樂節
  • 歐陽日華推新MV《空城計》
  • 聲夢歌手接受“娛快網”專訪
  • 張可頣回巢大陣仗
  • 限量黑膠碟炒賣熾熱
  • 林莎與卞慶華浸溫泉尷尬
  • 電影《熱烈》金磚國家影節獲獎
  • 趙雅芝傳死訊工作室闢謠
  • 《蘇堤春曉》北京首演票房大賣

一石擊起千重浪

2022-08-12 06:35

    一石擊起千重浪

    ——演藝行業生態反思

    首先為此次香港的舞台不幸事件表達惋惜,祈求傷者早日康復,相關責任公司應嚴肅跟進!

    該事件引發行內及大眾討論行業生態問題。“二十年都未加過薪!”是舞蹈圈業內專家朋友赤裸真實的感言。就連後台後勤等工作人員一樣有薪酬低、缺保障的煩惱,更不用說勞資無法對等的臨時工僱傭關係是行業常態了。作為舞台從業員的一分子,當然有心酸,更多的是無奈。娛樂行業的特殊生態本來就是一大難題,投資風險高、回報無保障、賭博成份高(不論是金錢投入還是藝人職業生涯)。在澳門,過去亦曾有“有心人”主張訂立保障藝人最低薪酬和制度合約,期望促成業界共識,但在市場份額小的情況下,項目若成本太高,利潤太小且效益低,大家索性不投資做演出,無人投資的話,又回歸原點,無工可做比賺得少可能更可怕。

    娛樂與藝術文化,本質上並不是社會生存的剛需,從事人員正是所謂的食繁榮飯,就算沒有娛樂,沒有文化藝術觀賞,人不會即時死,但會深遠地影響大眾的心理與精神健康!皆因觀賞表演、審美藝術從而引起共情共鳴是人的基本需求,精神生活缺乏追求不難想像社會將失去活力。而就參與演出業的人而言,透過展現自我及獲得大眾認同,能為其產生豐盛的精神回饋,再有名成利就的可能性。可惜,若沒有成名機遇,收入是遠遠不夠生活。娛樂業與文化展演業的商業成功機率本來就低,就澳門而言,一邊做一份搵到錢養家糊口的工作,一邊用工餘時間以興趣開拓演藝工作才是常態。

    大眾可能覺得Mirror高知名度,演唱會還加場,公司怎可能缺資源?的確一個項目能賺錢是基本要求,但去到演唱會舉行之前,背後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其實不足為外人道。筆者認為,從此不幸事件當中,社會最需要學習成長的,第一是對舞台工作安全意識的重視,意外一單都嫌多!第二是社會大眾若能對行業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支持,亦能給予一眾演藝同路人心靈上一點安慰。

    潘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