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新聞小語)規管補習保學子身心健康

2022-08-12 06:35

    規管補習保學子身心健康

    提起“補習”二字,不少人的印象較負面,加上曾揭發補習社導師性侵學生、輔助人員體罰學生等事件,令督課中心、補習社形象變差。然近年雙職家庭增加,部分人有照顧或學業輔助需求,本澳八萬多名非高等教育學生中,約三成學生、即二萬二千多人參與校外補習或托管等服務;校區裡外,補習社、督課中心成行成市。

    為完善及嚴格規範行業的《非高等教育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業務法》,正於立法會審議。法案適用範圍由最初擬五人或以上須領牌,最新方向不再以學生人數界定領牌與否,轉以“家庭形式”區分是否納入規管。由家庭組織並提供場所、不對外招生及參與學生不多於四人的補習,又或學生居於同住所,不納入規管。條文不以人數區分更切合實際,明確監管的對象為補習社,兼顧了家庭補習的需要,保有家長邀請補習教師上門為多名子女補習的自由。

    文本另一調整是任職人員的資格。對學生安全構成威脅的案犯,如被控性侵、傷人等罪行,即使未有確定判決,均不符合適當資格。鑑於學生長時間在補習社逗留,此舉避免因訴訟時長,存在灰色地帶,威脅到學生安全。但更重要是後續的資格審查及監管。尤其補習社、托管中心人員流動性較大,不時有短期兼職人員和臨時工,補習社未必能夠嚴格審核每位人員的背景資料。當局有必要做好相關指引及監管,恆常巡查,堵塞漏洞以保障學生的安全。

    疫情下,一旦出現社區個案,督課機構或托管中心首當其衝,第一時間要停運,機構與家長在溝通、費用問題上易生矛盾,出現退費爭執,甚至要政府介入調解。在此問題上,家長及機構各持立場。為更好地平衡雙方權益,法案應引入處理機制,減少爭議,保障雙方。

    現行考試制度下,“影子教育”如影隨形,一些人把輔導子女功課的責任交給機構,將補習視為必需品。現時內地正推動“雙減”政策,家長也應反思及權衡孩子補習的利弊,家校承擔起更大的教育責任,讓下一代健康成長。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