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杏林庇鏡海

2022-08-12 06:35










    澳門醫療路

    杏林庇鏡海

    澳門醫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十六世紀。一五六九年,聖辣非醫院(即白馬行醫院)啟用,是亞洲最早的西式醫院,但由於當時澳門西醫不多,華人亦覺得不如傳統中醫可靠,因此數百年間西醫都不普及。

    鏡湖啟中西醫結合

    一八七一年,一眾華商成立鏡湖醫院為窮人贈醫施藥,初年仍以中醫為主,直到一八九二年,孫中山先生應鏡湖邀請來澳行醫,成為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開始了鏡湖醫院中西醫結合的先例。除孫中山先生外,後來組織西醫顧問團,並為華人西醫爭得手術權的柯麟醫生同樣對澳門醫學影響深遠,可說他們改變了華人對西醫的成見,為西醫日後發展打下基礎。

    而在孫中山先生來澳門的同一年(一八九二),由民間創辦的同善堂亦開始為窮人贈醫施藥,該善舉至今未變。

    山頂初期服務軍人

    在鏡湖以外,仁伯爵綜合醫院的前身亦於一八七四年啟用;初時主要面向軍人,後改作政府總醫院,由政府聘用葡國醫生為官員及葡人提供服務。醫院之後改名為仁伯爵醫院,但仍未是全民免費的公立醫院,許多貧民無法負擔診金,因此在一九五一年,成立不久的工聯總會亦設立了工人醫療所,為勞苦大衆提供醫療服務至今。

    隨着澳門發展一日千里,醫療亦得到長足發展,公、私營及非牟利機構相輔相成,中西醫兼容並濟,讓澳門的醫療系統更為穩固可靠,“看病難”的情況已甚少在澳門發生。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