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組織千名長者遊濠江
  • 夏威夷小結他班報名
  • 探索內在小孩工作坊報名
  • 無極氣功會赴浙江培訓
  • 繪畫治療課程報名
  • 城鎮景觀培訓介紹文遺法
  • 扶康會寶利推母親節禮品
  • 天主教聯助學生認識演藝行業
  • 粵華學生認識工業前景
  • 培華讀書日傳承經典文化
  • 新華赴珠八中教研學習
  • 濠江師生感受福建非遺
  • 勞校親子遊長隆祝雙慶
  • 日內瓦發明展勞校創佳績
  • 城大學者研社會好客表現
  • 身份證明局參展旅博會
  • 澳大葡語演講賽頒三甲
  • 民眾願景中科城市加強合作
  • 佛光青年參加亞聯會
  • 江門灣區辦經民聯探民生融合

網絡公審絕非伸張正義

2022-08-24 06:35

    網絡公審絕非伸張正義

    近日社交平台流傳一張父子在連鎖快餐店慶祝生日的照片,展現出一段濃濃的父子情,畫面溫馨,卻有網民嘲諷該名父親寒酸,有關話題更於網絡內蔓延,惹來熱烈討論。大眾應反思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切忌成為網絡欺凌的“幫兇”。

    智能手機普及,不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都喜歡拿起手機拍照、錄影,並上傳相片或影片到社交媒體。當遇到“不平凡”之事,有人選擇偷偷拍下來,再以“正義”之名分享到網上,並發表各種譁眾取寵的言論,試圖單方面公審被攝者,令事件演變成網絡上的口誅筆伐,引致難以估算的迴響。

    須知道,現今網絡影響力甚大,已不像過去般祇局限於虛擬世界,用家須為個人的言行負責。因為即使祇是一個惡作劇,都可以隨時成為傷害別人的武器,令當時人受盡身心困擾。況且被公審對象資訊的真實性難以判斷,可能有人刻意製造謠言,試圖“帶風向”誤導網民,用以攻擊當事人。

    善用互聯網有助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應以自律及尊重為原則。轉載、分享及“讚好”網上資訊時須謹慎小心,旁觀者不應“跟車太貼”,在未看清大勢就急不及待發表自己的意見及立場,因此舉可能會加深對受害者的傷害,墮入網上欺凌的惡性循環。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