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組織千名長者遊濠江
  • 夏威夷小結他班報名
  • 探索內在小孩工作坊報名
  • 無極氣功會赴浙江培訓
  • 繪畫治療課程報名
  • 城鎮景觀培訓介紹文遺法
  • 扶康會寶利推母親節禮品
  • 天主教聯助學生認識演藝行業
  • 粵華學生認識工業前景
  • 培華讀書日傳承經典文化
  • 新華赴珠八中教研學習
  • 濠江師生感受福建非遺
  • 勞校親子遊長隆祝雙慶
  • 日內瓦發明展勞校創佳績
  • 城大學者研社會好客表現
  • 身份證明局參展旅博會
  • 澳大葡語演講賽頒三甲
  • 民眾願景中科城市加強合作
  • 佛光青年參加亞聯會
  • 江門灣區辦經民聯探民生融合

蔡元培與澳門

2022-09-12 06:35

    蔡元培與澳門

    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他對澳門的關注,從一八九七年開始。但更多的關切與互動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到一九四○年三月間,此時的蔡元培因身體原因避居香港,先後與居住在澳門的黃尊生、李滄萍、廖平子有接觸,對廖平子出版《淹留》雜誌給予了大力支持。《蔡元培日記》給我們留下了珍貴史料,茲將有關史料摘錄及介紹如下:

    一八九七年借閱《澳門知新報》

    一八九七年“四月,十有九日戊,晴。答客數家。見王伯唐駕部,招飲義勝居,約為詩鍾,日稷去,主客無一至者,留柬托他事謝之。見菊生,借澳門《知新報》五冊”。

    緣起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一月,維新改良派領袖康有為到澳門活動,得到了澳門紳商劉楨麟、何廷光等人的支持。劉楨麟、何廷光等對梁啟超在上海出版的《時務報》推崇備至,並提出在澳門也創辦一張類似的報紙,請梁啟超當主筆。梁啟超回廣東省親,何廷光等人就將他請到澳門,共同商量籌辦新報刊事宜。一八九七年一月廿一日(光緒二十三年),《知新報》創刊,社址設於澳門大井頭四號(今水坑尾,已拆建成大廈)(陸波:回眸:曾經名重一時的《知新報》,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8:14  人民政協報-華聲週刊)。

    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百日維新失敗後,澳門《知新報》仍繼續出版。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日,康有為在加拿大創立保救大清皇帝會後,更將《知新報》與《清議報》定為會報。《知新報》延續至一九○一年一月二十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停刊,前後共一百三十三期。

    蔡元培日記記載,一八九七年四月,他便從菊生處借《知新報》五冊,可見他對這份維新派在澳門創辦報紙的重視。文中的菊生,叫張菊生,與蔡元培均是浙江人,同是進士出身,兩人來往、書信頻繁,其中《張元濟蔡元培來往書信集》收錄一百八十九件信函。張是蔡元培第三次婚禮的證婚人。一九三六年,張元濟七十歲,尚未到香港的蔡元培、胡適和王雲五發起,收錄當時二十多位文化界名人學者在各自領域的學術論文,編印了《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以此特殊方式為這位出版界前輩祝壽(林慶彰編:《蔡元培、張元濟往來書札》,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一九九○年六月),可見兩人關係不一般。

    張菊生,名元濟,字筱齋,原籍浙江海鹽,生於廣東,一八九二年中進士,曾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戊戌變法時,光緒帝曾破格召見,政變被革職。一八九八年冬任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管理譯書院事務兼總校,後任公學總理,一九○二年七月後辭職。一九○一年以“輔助教育為己任”,投資商務印書館,並主持該館編譯工作。一九○三年任該館編譯所長,一九一六年任經理,一九二○至一九二六年改任監理,一九二六年任董事長直至逝世。抗戰期間,他在上海與鄭振鐸等人一起保護重要歷史文獻,一九四九年被特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被選為全國委員會委員。後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一)

    楊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