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佛總三活動明賀誕
  • 澳汕青少紅色之旅收穫豐
  • “獅飯送愛”關懷弱勢
  • 湘澳青年會改選續搭橋樑
  • 晉澳企業家座談會促合作
  • 珠寶青創協換屆繼往開來
  • 深合區完善立法推琴澳共融
  • 冀領導訪省級政協會拓合作
  • 灣黃會訪本報促交流
  • 好家園新閣訪中聯辦介紹會務
  • 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盛大莊嚴
  • 劉雅煌:夏寶龍調研意義重大
  • 港澳車北上錄二百三萬輛次
  • 特色慶典
  • 各界:擴八市自由行增企業信心
  • 新聞特搜
  • 聖大與俄高校簽合作備忘
  • 東南師生五四升旗弘愛國
  • 城大生了解民防中心運作
  • 教育會講座分享提問技巧

結板為障 板樟堂

2022-09-23 06:35










    澳門唯一由西班牙修士建造的教堂

    結板為障  板樟堂

    鮮明黃色外牆,墨綠色門窗,嫩綠色腳線,白色雕花,這座建築就是廣為人知的板樟堂,又名聖母玫瑰堂,是澳門古老教堂之一,亦是澳門唯一一座由西班牙修士建造的教堂。

    板樟堂原名多明我堂,是天主教多明我會教士初來澳門時所設立,世人稱作板樟堂,是教堂創立初期的寫照。多明我會教士約於一五八一年來澳,當時僅約四十人。

    為早日建立教堂,擴大教會影響,但又經濟拮据,因陋就簡,在昔日墟亭旁,以木板架構,結板為障,故被稱為“板障堂”,後人將“障”訛傳為“樟”,並流傳至今。過去有華人稱之為“板樟廟”,附近街道亦因而有板樟堂前地、板樟堂街、板樟堂巷之名。

    昔日簡陋的板樟堂,變成現時的典雅壯麗,全賴一名擅長建築的西班牙神父,於一八二九年策劃並重新修繕,確立了今天板樟堂的外觀與規模,優雅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韻味流傳至今。

    板樟堂街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曾吸引幾所學校在此設點,例如官立議事公局中心小學、子韶學塾及維德女學校等。澳門第一座消防局,就曾設立於板樟堂旁邊。

    從板樟堂前地朝板樟堂街深處望去,洋房林立,別具特色,當時有不少洋行商號,著名的高陞大按及葡文書局亦位於此,如今樓房依舊,但人事變遷。時至今日,板樟堂一帶除了濃厚的商業氛圍,更蘊含一份厚重的歷史氣息,承載着小城無限回憶。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