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黔文旅招商推介 促深化合作
  • 圖片新聞
  • 銀河嘉佩樂酒店明年中開業
  • 旅業倡拓具潛力自由行城航線
  • 客量支持 酒店料“五一”房九成滿
  • (一家之言)眾志成城打造宜遊環節
  • 黑桃資本捐出藝術珠寶藏品
  • 美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特斯拉營收利潤遜預期
  • 餐飲業使用智能管理系統趨增
  • 深合區科創扶持十措 接受申請
  • 張文宏:大健康料成澳新產業支柱
  • 餐飲智能方案展示會下周一舉行
  • 美四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
  • 亞洲貨幣偏弱 人幣壓力漸增
  • 建築工程界赴黔考察發展趨勢
  • 港股三連升 破年內小三頂
  • 樂高特展 展1:1賽車模型
  • 銀河櫻花文化節 豐富多元體驗
  • 格蘭莫雷借澳平台入內地

斜槓是一種生活態度

2022-09-25 06:35


    斜槓是一種生活態度

    曾經,文藝青年們說,“文青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輪到“斜槓青年”們說——斜槓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把“斜槓”這個概念引入中國的第一人,暢銷書《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的作者Susan Kuang,正在經歷同時作為作家、教育品牌創業者、舞蹈教練和健康教練的多職人生。這個專有名詞的到來,可說是拯救了許多擁有多重職業或身份的人——尤其是自由工作者——他們無法、也不願意被一個職業或職銜定義自己,他們願意付出這樣的精力和時間,同時經營不同領域的職涯,同時經歷不同身份的人生。隨着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名詞也被廣泛使用起來,現在我們已經都不陌生了。那麼當初,這個字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呢?

    “斜槓青年”們的“家鄉”來自紐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 · 艾波赫在書裡寫到,在紐約,有很多人沒有辦法用一個單詞介紹自己,有很多人都擁有不只一種職業,在描述自己的身份的時候,他們都會用“斜槓;/”來區分。於是她為了這些人發明了一個新名詞:斜槓青年。各位斜槓們,讓我們一起感恩瑪希,感謝瑪希。當然,名詞被創造出來了,但誤解也不會就此而解開,很多人會以為斜槓青年就是同時打幾份兼職的人,或者朝不保夕的那些不務正業的遊民。但瑪希告訴我們,利用單一職業或職位定義自己,往往只能告訴別人你是靠什麼養活自己的,但職業背後你的其他身份,那些和愛好、業餘相關的身份,更加能夠讓我們知道你是誰、喜歡什麼、有何特別之處。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斜槓現象”。

    事實上,資訊爆炸的年代,很多人都不單單滿足於一個身份或職業,學習的成本比起以前大大降低,也有助於經營多重身份。無可否認,想要體驗多職人生,的確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但心理學家說過,無所事事的空白只會為內心帶來空虛與乏味,反而當我們專心一意地把身心投放在喜愛的事情上,才會得到無比的滿足和快樂。

    斜槓並非任意妄為下的結果,反而是一種策略。比起過往我們在職涯規劃中只會想到單一方向深耕,斜槓提供了更多面向的可能。《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 · 艾波赫把斜槓分為五種: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組合、左腦+右腦組合、大腦+身體組合、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如果你看到這裡,開始思考,我是以上五種的哪一種呢?我可以成為哪一種呢?怎樣才能成為其中一種呢?那麼斜槓這個概念就已經為你帶來了新的啟發,讓你有機會看到並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在有限的人生當中開創更多無限的可能。

    唐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