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總理: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 以軍空襲加沙多個目標
  • 彭麗媛參觀匈中雙語學校
  • “這不象徵中匈友誼成長?”
  • 中匈成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
  • 習:有信心戰勝各種挑戰
  • 中方:將採必要措施
  • 中方:證心虛氣急敗壞
  • 中方:美只有嚴格遵守的義務
  • 中方促日勿支持“台獨”
  • 日核研究所兩處遭放射污染
  • 西班牙預期壽命歐洲最高
  • 國際旅展
  • 覃輝在美刑滿被逐出境
  • 特朗普孻仔將步入政壇
  • 上月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
  • 韓醫學院教授集體休診一天
  • 日富士山“黑幕”工程推遲
  • 烏無人機擊中俄煉油廠
  • 米舒斯京連任俄總理

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將啟動

2022-09-27 06:35


    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將啟動

    【本報訊】據央視廿六日消息:位於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着六台機組全面投產,這裏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六百七十萬千瓦。作為東北首個核能供暖項目,今年冬天,周邊紅沿河鎮的居民就能用上核能供暖,計劃供暖面積達廿四點二四萬平方米,比傳統煤電供暖效率更高,而且無碳排放。

    優化東北能源結構

    紅沿河核電站總投資近九百億元,二期工程五、六號機組投運以來,機組始終保持高端穩定運行,有力提升了清潔能源比重,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為東北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據測算,六台機組滿發條件下,年發電量可達四百八十億千瓦時,約佔遼寧省社會用電總量百分之二十,等效於減少標煤消耗約一千四百五十二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三千九百九十三萬噸,相當於種植十點八萬公頃森林。

    採用重大技術改進

    自二○一七年起,二期工程連續五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杆評估“雙八級”,處於業內領先地位。據了解,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五、六號機組,採用了卅八項重大技術改進,具備三代核電的技術特徵,提升了安全性能和發電水準,也使用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數位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拓展了國產設備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應用。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其中,蒸汽發生器、汽輪發電機等關鍵核電設備均由國內廠家製造,並且部分設備由遼寧、大連企業生產,有力促進了遼寧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核電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二○二○年新冠疫情暴發時,正值二期機組施工建設關鍵期,大連市相關部門成立項目專班,開闢綠色通道,調度解決紅沿河核電復工複產問題,妥善解決了一千餘輛外地來連物資運輸、一萬名員工、十二名國際技術專家進場等問題,保障了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按期推進、機組順利投產。未來,紅沿河核電站還將與本地企業繼續洽談,積極拓展更多核能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