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TikTok創作者起訴美政府
  • 波音恐遭美司法部起訴
  • 起龍儀式
  • “腳上攀比”
  • 中央編譯社出俄文版
  • 外國旅遊團乘郵輪入華免簽
  • (社論)澳門新定位是勉勵更是鞭策
  • 我“超級顯微鏡”成功升級
  • 陸:將出台懲“獨”法律
  • 習:帶動更多人保護長城
  • 國台辦:賴清德須明確回答
  • 陸五十一機艦巡台海
  • 普京讚習近平有遠見
  • 普京:俄從無拒絕談判
  • 菲坐灘破艦損仁愛礁生態
  • 普京:俄中都不接受
  • 嚴重車禍
  • 日移動支付PayPay故障
  • 日評估核污洩漏存重大隱患
  • 迫華客購物韓旅行社停業整頓

華在美“極限施壓”中成長

2022-10-11 06:35


    華在美“極限施壓”中成長

    談及中國最近十年外部國際環境最大的變化,很多人都會想到美國對華戰略的轉變。從兩國元首的親密互動、中美攜手帶頭應對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挑戰,到美國政界、學界甚至民間對華態度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面對美方一次又一次地“極限施壓”,中國從最初的被動應對到有理有力有節的反制,不斷在鬥爭中成長。

    美國對華態度逆轉

    回首近十年,美國對華態度前後近乎判若兩人。以元首交往為例,從安納伯格莊園、海湖莊園的歡聲笑語,到瀛台夜話、杭州茶敘、故宮漫步,中美兩國領導人曾互動頻密。而最近幾年,元首會晤固然受疫情影響,但有美國眾議院議長公然訪問台灣這種惡例存在,中美政治互信基礎已岌岌可危。

    曾經有觀點認為美國對華戰略轉變從前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開始,但其實從奧巴馬時期美國戰略界提出“亞太再平衡”就已現端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認為,當二○一○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就已經開始擔心中美力量結構發生質變,並且認為其接觸中國、演變中國的政策失敗,所以從二○一○年開始其實就有跡象,奧巴馬執政後期已比較明顯,特朗普時期就直接赤裸裸地以美國優先來對付中國,到現在拜登政府基本上延續這一套,但更加陰險,打造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偽敘事,或者說偽多邊主義,實際上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所以二○○八年他們來看我們的北京奧運會,二○二二年他們公開抵制北京冬奧會,態度完全不一樣。”王義桅說。

    捍衛主權核心利益

    一方面,中國國力的增強讓美國認為其世界第一的地位受到威脅,另一方面中國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而先後提出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又被美國視為挑戰其全球霸權。由此,美國一邊發動對華貿易戰、科技戰、認知戰等,又不斷插手中國內政,在新疆、香港、台灣等問題上挑釁、抹黑中國,另一邊又在全球以價值觀外交逼迫世界各國選邊站隊,給中國扣上“製造債務陷阱”等標籤,不斷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

    平心而論,面對美國對華態度的大轉彎,中國最初的應對比較被動,一方面是有些始料未及,另一方面也確實有些手忙腳亂。但從今年八月初應對佩洛西訪台、八月底簽署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九月在國際舞台對美西方主動發起三連擊來看,中國已經逐漸把穩了自己的節奏,即堅持改革開放不變,對內做好自己的事,對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核心利益,在保持開放、平等、互惠,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的同時,以最大誠意力爭將美方拉回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正確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