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街總屬下4托兒所托位抽籤
  • 街總4托所抽籤 報名人數減3成
  • 琴澳辦橫琴生態教育資源宣講會
  • 海關稱多區存不合規拖架 將從嚴堵截入境
  • 楊濤:美國應積極正面看待中國發展
  • 橫琴組織企業來澳參加旅博會
  • 港澳居民遠程辦理內地稅費業務
  • 【神舟系列】新工種助航天員乘組優勢互補
  • 董軍出席上合會議籲構建更趨完善合作機制
  • 議員倡加強文遺宣教推廣工作
  • 旅遊局新加坡大型路展開幕
  • 旅遊局冀各地業者在旅博會共譜新篇章
  • 旅遊局發布首個旅遊AI程式
  • 江蘇澳門文化旅遊推介拓兩地旅遊合作//灣區旅遊發展論壇探AI與創意文旅
  • 中美會談達五共識 努力穩定發展關係
  • 衛生局接獲通報1宗流感死亡病例報告
  • 劉顯法冀澳青年做好一國兩制講述者
  • 科學館辦走進“養心殿”數字體驗展
  • 政府擬設官方採購供應商資料庫
  • 紅街市外圍小販5月下旬恢復原位置經營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2022-11-24 06:30
本欄上期提到,唐朝之後陸路絲綢之路逐漸沒落,海上絲綢之路取而代之。而泉州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所申報的22古跡遺址被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泉州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古稱「刺桐」,建於唐代,是宋元時期東方重要港口城市,曾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貿易,成為各國商旅雲集、多元文化交融的港口城市。如今,在泉州留下的相關遺存有港口、沉船、市舶司、瓷窯、瓷器等與遠洋貿易相關的遺跡遺物,還有因對外交往、交流留下的文化遺存,其代表就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景教等宗教設施,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九日山祈風石刻
九日山為清源山支脈,位於泉州古城西北7公里的晉江上游,這裡是泉州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也是歷代泉州城郊的風景勝地。
九日山祈風石刻記載了宋代在泉州負責海外貿易管理的國家專員、地方官員以及皇室成員等為海外貿易商舶舉行祈風儀式的摩崖石刻,現存宋代以來的石刻共78方。其中涉及宋代航海祈風的石刻共計10方,分佈於九日山東、西兩峰的崖壁上,東峰2方,西峰8方,最早的爲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最晚的爲1266年(南宋鹹淳二年)。這些珍貴的石刻歷史檔案真實記錄了宋代海洋貿易與季風密切關聯的運行週期等歷史資訊,反映出海神信仰對貿易活動的精神促進。
市舶司遺址
市舶司位於泉州古城羅城的鎮南門外、翼城的南熏門內。始建時位於城外,至13世紀被納入城內。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建市舶司,一方面爲了獲得更多的稅收,另一方面也希望對海外貿易實施有效的控制。一直到明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才移置福州。市舶司遺址出土物既有出自本地的德化窯、磁灶窯、東門窯、南安窯的產品,又有來自外地的龍泉窯、越窯、景德鎮窯、吉州窯等地的產品。遺址是本系列遺產中體現海洋貿易管理保障的代表性要素。
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位於泉州古城南端的天后宮外,始建於1230年,沿用至20世紀中期,歷時七百餘年。門外遙對晉江及順濟橋遺址。這裡成為進入城市南部商業區的交通要道,遺址記錄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歷史。它是城市南部商業性城區的重要地標,體現了官方對海洋貿易和城市商業發展的行政保障。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九日山祈風石刻(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