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一戶通”明年增“電子身份”

2022-11-24 06:35


    非強制使用    數據安全為重

    “一戶通”明年增“電子身份”

    【本報消息】行政公職局明年將在“一戶通”新增的“電子身份”功能可用於澳門境內關口取代身份證自助通關,當局昨表示“電子身份”功能非強制使用,局方會留意數據安全,須透過特定程式才可讀取資料。下一階段將做好內部審批流程的電子化工作。

    四十二萬人次開戶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吳惠嫻、電子政務廳長陳子健、電子政務資訊應用及發展處長鮑志偉、電子政務規劃及基礎建設處長黃偉權昨出席了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介紹電子政務發展方向。

    吳惠嫻表示,“一戶通”現有四十二點四萬人次開戶,明年在“一戶通”新增的“電子身份”功能,希望首階段用於澳門境內關口,取代身份證進行自助通關,但不能取替回鄉證部分。

    她稱,不會強制居民使用“電子身份”,亦不會取代實體身份證,希望日後還能夠用於醫療機構場所就診、金融機構開戶。安全性方面,陳子健表示,“電子身份”數據會“加密”,診所或部門須透過特定程式才可讀取資料,一般不會存在可被他人盜用資料的情況。

    優化項目申請流程

    就“一戶通”的承載力,吳惠嫻表示,經測算目前可承載全澳居民使用,當局一直有監察運作維護管理。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有六萬多人開戶,佔長者人數的七成五;十八歲以下人士開戶人數則偏低,家長可協助小朋友開戶。

    她表示,“一戶通”將優化多個項目申請流程,例如嬰兒出生、結婚、牌照續期“一件事”集成化服務。明年“一戶通”亦將推出電子借書、學生資助申請、職業稅報稅、營業稅報稅,保險中介人牌照續期等項目。

    明年“一戶通”繼續推出多項服務更新,有聽眾則關注政府內部運作未電子化,向部門申請事項仍依靠紙本文件;鎖車罰款無法網上繳付;各部門的程式五花八門,重覆建設造成浪費,且不同部門開放的數據無統一標準和規範,更新數據不及時。

    吳惠嫻表示,未來將修改電子政務法律,處理當事人需親臨出示文件正副本等要求,使電子化服務和城市發展向前“行多一步”。下一步將做好內部審批流程的電子化工作,又承認數據開放有優化空間。

    冀設“電子政務局”

    鮑志偉表示,由二○二○年以來,政府部門間有超過六十萬份公函,由主管批示、指示同事工作全程電子化。並將打造“公務通”統一人事管理平台,讓部門使用,解決重覆建設、數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他稱,“一戶通”內“我的車輛”服務現已綁定十三點六萬輛車,涉及超過一半車輛用戶,超過七成駕駛者以電子繳費方式交違規罰款,但鎖車與交罰款程序不同,居民仍需親身辦理解鎖車輛的程序。

    有聽眾認為要優化“一戶通”的服務質素,對居民的回覆不及時,造成費時失事,希望成立“電子政務局”解決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唔係你推我,我推你”。吳惠嫻指,“一戶通”的數據由部門持有,而非公職局或平台。當局會汲取經驗找出解決方案,但背後數據涉及多個部門的團隊,具有一定複雜性。

    節目上有聽眾反映忘記“一戶通”的用戶名稱,但無法更改。陳子健表示,“一戶通”內有不少服務和用戶的資料有關連,隨意更改名稱可能抹去過往紀錄。今年推出的一戶通2.0版本,已可綁定手機的面容識別或指紋解鎖,再次登入一戶通時便毋須輸入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