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貨幣發行法獲細則性通過 保障本澳貨幣管理及金融穩定
  • 全球展覽日舉行 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 樓宇滲漏水仲裁法案獲細則性通過 議員倡設仲裁費減免機制
  • 業界參展深圳文博會冀向大灣區推澳門品牌
  • 文化局辦系列活動響應中國文遺日
  • 樓宇滲漏水必要仲裁制度獲立會細則性通過
  • 小海鷗托兒所6幼童染腸病毒
  • 【以大帶小】綜合休閒企業赴新加坡辦展推廣澳門
  • 【海外旅客恢復至疫前兩至三成】旅遊局料海外訪澳旅客將逐步上升
  • 交局:A區交通承載力足夠//工務局:A區水道填海未獲答覆
  • 數字形式貨幣納入本澳法定貨幣
  • 體育局將於暑假重鋪大賽車賽道
  • 十指緊扣小三逛街被拍片瘋傳 國企領導婚外情曝光即遭免職
  • 有企業於周五起一連三日辦購物展
  • 1款法國產果醬疑受污染 市署籲停用
  • 黎永亮: 東區-2人口密度沒條件再降
  • 研究指A區各通道建成後不會現嚴重擠塞
  • 新城A區有泥頭車撞地盤工人送院搶救
  • 多名議員促平抑物價援助基層 冀再派消費卡振內需扶持中小企
  • 五年間兌入硬幣逾二千萬 李司:電子支付興起硬幣需求減少

澳大倡增社區門診 利用網絡便民取藥

2022-12-27 06:30
【本報訊】澳門大學新冠疫情研究團隊分析本澳防疫形勢,數據表明大部份感染Omicron患者對症下藥一般在五至七天內康復;相信隨著康復個案陸續出現,可有效減少市民的過度憂慮。澳大建議政府應按需求提升社區門診務量及增設社區門診站點,加強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持續發揮社區藥房網絡的功能,以更便利輕症市民就診取藥。
澳大指出,在到達感染高峰前,感染個案必然迅速增長,錄得病例和醫院入住率等指標都有顯著增加。然而,根據絕大部份奧密Omicron克戎感染者的經驗,感染後出現的不適如發熱、疼痛、咳嗽等均以對症下藥便可有效控制,患者一般會在五至七日內康復,事實上,本澳已陸續出現感染者康復個案,最早受到感染的群體已經開始逐漸康復並開始返回工作崗位。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長者、未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後,較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症狀如明顯的氣促、心悸或心胸痛。
感染者在居家隔離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及家居衛生清潔消毒,盡量避免與家人無防護下接觸,在康復前盡量留在家中及避免聚餐,必要外出時戴好合規格的口罩,點對點往返,並盡量避免使用人多擠迫的公共交通工具,藉此最大程度避免感染他人。相信隨著康復個案陸續出現,可有效減少市民的過度憂慮,為應對疫情建立信心。
澳大建議,政府需加大力度推廣社區門診的設置,並適時按需求提升社區門診服務量及增設社區門診站點、優化症狀分級分流及預約流程,同時,加強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持續發揮社區藥房網絡的功能,以更便利輕症市民就診取藥。
研究團隊又預計,日後生活將會持續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但是相關影響或會逐步減弱,而屬高風險人群的長者相關照護及分流服務,有必要持續優化;市民並必須做好持續抗疫的準備,合理使用醫療資源,即使感染過,都有必要按指引接種疫苗,以增加保護。同時,戴好口罩及保持個人衛生仍然屬拖慢病毒傳播速度、降低發病峰值的關鍵措施。

現代澳門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