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猜猜是誰太猖狂 提醒長者要慎防
  • 家貓躲十三樓消防升梯救
  • 新花園泳池周末起停開
  • 兩港青跨境收騙款被捕
  • 大潭山隧道招標
  • 路環中水站首期工程招標
  • 一瓶裝水存風險籲停售停飲
  • 在澳發行債券逾六千億元
  • 紅街市執靚今復業
  • 新聞特搜
  • 保安當局:有序推進DNA數據庫立法
  • 澳琴擬合辦環保研學交流
  • 銜食育雛
  • 政府公佈多項人事任免
  • 鐵騎士過橋自炒送院搶救
  • 澳區人代結束山西視察賦歸
  • 少女疑寓所墮樓亡
  • 男子心情差刮花六車法辦
  • 兩日十七人墮訂餐騙案
  • 三男女墮公檢法失逾百一萬

街總倡鄭家大屋增互動投影

2023-01-12 06:35




    澳成功申遺十七周年盼多角度保育

    街總倡鄭家大屋增互動投影

    【本報消息】藉“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七周年之際,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日前參觀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等世遺景點,感受小城世遺建築的多元面貌和獨特風格。此行旨為提升成員對本澳文化遺產和歷史城區的認識,加強大眾了解文遺保育的重要性,提升他們對文化遺產相關議題的了解,促進多角度思考保育工作。

    科技呈現昔日面貌

    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張淑玲表示,澳門的世遺古蹟具有豐富而特殊的意涵,展現出澳門深層的文化底蘊和城市風貌,如鄭家大屋近一個世紀以來曾經歷不同時期,其中七十二家房客歷史最為人所熟知,是大屋歷史、社區情懷及城市記憶的組成部分。當局如今借助科技來呈現昔日面貌,可讓公眾更深入認識大屋的背景。

    有與會者表示,透過參觀更深入認識鄭觀應生平事蹟和思想,將來有機會可在社區擔任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建議鄭家大屋未來可增設互動式的投影設施,展示具象化的展覽效果,豐富觀眾感受。

    景區街道略欠整潔

    另有參訪者指出,亞婆井前地和鄭家大屋相連的街道整潔度略嫌不足,兩個景點近入口處均設置傳統式的垃圾桶,且因垃圾桶蓋未有密封而散發異味,影響遊覽體驗,衛生狀況有待改善。

    建議改為壓縮式垃圾桶,或協調清潔專營公司加派人員及時清理,亦呼籲大眾培養公德心,切勿隨地丟棄垃圾,否則將有礙小城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形象,期望當局致力維護本澳的公共衛生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