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節目表
  • 宋江曬當兵平頭照獲讚
  • 視事關心
  • 山田涼介想逛台北夜市
  • 桂莉芙白德露以女為傲
  • 莎蓮娜高美絲對前度不甘示弱
  • 金卡迪珊寵兒送迷你版豪車
  • 澳門資訊播《共和國符號》
  • 達克莊園兩遭入侵保鑣中槍
  • “一封家書”紅色短劇穗演廿二場
  • 十集紀錄片《廉吏傳》今開播
  • “貝九”首演兩百年
  • 慕曲鳴鳳賀端陽永樂開鑼
  • 花天亮冀拍另類續作
  • 梁弘立增進廚藝
  • 化妝間的僵化制度
  • 但願何伯冇娶錯老婆
  • 那英復出參加《歌手》
  • 王若琳承認憂鬱五年
  • 寧夏劇《星星的故鄉》央視播

抱殘守缺與別創新格

2023-02-27 06:35

    抱殘守缺與別創新格

    再談談周啟生批評楊千嬅不適宜唱歌的事。周啟生當然可以批評楊千嬅,但不是基於他的前輩身份,而僅只因為有言論自由。而周啟生當年的批評,可以推算是他覺得楊千嬅聲線較弱又或唱歌技巧不足,只是不論聲線及技巧其實都是會有改變的,但如果廿年前的楊千嬅真的信了周啟生的說話,那麼便不會有今天歌迷量遠勝周啟生的楊千嬅。

    周啟生的言論,就似不時有人大叫“樂壇已死”一樣。坊間不少人覺得新一輩歌手有所不足、不及他們最欣賞的偶像歌手,目下流行的歌曲風格更不及他們當年的金曲,於是認為水準一直下降,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樂壇將死”或“樂壇已死”。沉醉一個年代的美好不是錯,特別是廣東歌最輝煌的上世紀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在《今宵多珍重》及《當年情》大行其道時,有人會覺得不及第一代歌神許冠傑的《鐵塔凌雲》與《浪子心聲》唱出小市民心聲;當四大天王的《傻癡癡》、《夕陽醉了》及《情感的禁區》歌曲街知巷聞時,又會覺得不及羅文及關正傑等正氣兼咬字清晰。現今當《E先生連環不幸事件》、《老派約會之必要》及《砂之器》暢旺時,又覺得比不上古巨基、陳奕迅及張敬軒等的深情。

    相對地,當現今年輕一輩重聽鄭少秋或羅文等的金曲時,年輕人反而覺得這些老歌的唱法及技巧很是古怪,不明白為甚麼字與字之間的拖音要連綿不斷,沒有了爽快的乾淨利落……

    不同時代的歌曲都有其優點,銘記着自己所屬時代歌曲的好不是錯,但卻會輕易錯過了接受新歌曲的機會。歌曲的流行離不開樂迷的支持,而樂迷與歌曲是互相影響的。歌手的歌曲影響着樂迷對曲風的喜好,而樂迷對歌曲的反應亦影響到歌手下次會獻唱怎樣的歌曲。

    不同的時代自有不同的曲種,沒有甚麼是最好與最壞,不管是《禪院鐘聲》還是《作品的說話》都只是時代交替下的一闋歌。只要仍有音樂,樂壇便不會消失!

    娛  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