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康復十年規劃完成率九成四
  • 衛局國慶假就診安排
  • 廉署參亞洲申訴專員會議
  • 法律團體赴粵交流法律實務
  • 公職協訪特首提十九施政建議
  • 公總:公僕明年加薪
  • 永福圍打造藝術家交流場地
  • 政府金沙聯手活化益隆炮竹廠
  • 人山人海
  • 旅客倡引不同元素增吸引力
  • 商戶冀步行區助刺激消費
  • 福隆新街步行區煥發新活力
  • 鄭宅中秋猜燈謎熱鬧
  • 珠中秋晚會唱響團圓之歌
  • 兔仔燈籠展婆仔屋揭幕
  • 中秋玉盤高掛賞月人眾
  • 江門會赴冀習國情捐善款
  • 工銀企管精英培訓報名
  • 工作坊教客廳斷捨離
  • 扶康會義賣物預訂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2023-05-30 06:35


    有意見關注“學校村”交通壓力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本報消息】東區2的教育設施用地主要位於中北區及中區西側一帶,結合毗鄰的康體設施打造成“學校村”,約可提供一萬三千個中小幼(含特殊教育)的非高等教育學額。“學校村”通過輕軌線路、地下通道、步行道與東區2各分區緊密鏈接,以滿足適齡學童上下課的需求。

    報告中,涉及“學校村”主動提交的社會意見共有三百○九條,當中,一百五十八條表示“認同”,一百一十二條表示“中立”,三十九條表示“不認同”。“中立”意見較多關注“學校村”交通壓力,有倡議將“學校村”設於輕軌周邊且配合大型停車場,預留足夠的道路寬度和規劃好路網以配合“學校村”人車流。

    不同路網疏導車流

    報告回應稱,該規劃的教育設施用地在其五百米的服務範圍能基本全覆蓋東區2範圍,保障絕大多數學童能夠就近步行上學,實現均衡佈局。有關交通配套方面,周邊劃有貫穿東西南北的不同路網以疏導車流,並以四通八達的慢行系統以串聯區內不同的街區或地段。同時,在“學校村”的規劃上已預留特定功能地下空間發展區,透過特定功能區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模式,以緩解學校集中帶來的周邊道路通行壓力以分流車輛的集散,而周邊公共房屋配置的公共停車場可供進出“學校村”的車輛作停泊,以多方位考慮交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