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祐社宣兒童權利公約
  • 北區宜增幼童活動空間
  • 民青會訪深合區民生局
  • 親子坊發掘子女優勢
  • 山東統戰部訪中總深化合作
  • 真菁育苗會探討生態系統
  • 寵物嘉年華宣揚領養不棄養
  • 民眾願景探討中小企發展
  • 業界:攜手展示澳門好客之道
  • 聚賢同心冀優化三地職訓認證
  • 世界大伯公節代表團赴粵參訪
  • 澳三作家入中國作協公示名單
  • 微電影活動促三地青少交融
  • 寵物情緣
  • 全澳兒童畫展繪畫賽昨頒獎
  • 政府社團向住院童送祝福
  • 琴澳遊園會慶兒童節
  • 夢啟航親子製風箏
  • 團體辦藝術教育工作坊
  • 街總氹社向兒童派禮物

市署:加強巡查維護美食之都

2023-06-08 06:35








    澳食店食安意識水平良好

    市署:加強巡查維護美食之都

    食品安全是旅遊美食城市之本,疫情後本澳旅客迅速恢復,旅遊旺區、舊街小巷不乏為美食慕名而來的客人。市政署食品安全廳長張桂達表示,年初開始已開展針對性巡查和宣教工作,當發現即時或潛在食安問題時均會向業界指出,要求業界在相應時間內作出改善。他認為本澳食店食安意識處於較好水平。

    本報記者  羅惠旋  報道

    宣教預防食安問題

    張桂達表示,年初開始聯同署方衛環、渠務部門及消防局到本澳餐食場所、外賣店舖巡查,查看環境衛生、滅鼠防鼠、油污處理、燃料安全等方面情況。當發現有需要優化的地方時,會先勸喻和教育有關店舖,但當發現較嚴重食安或衛生問題時,會根據食安法採取預防控制措施,包括勒令其作整體清潔、暫停營業等。同時在巡查過程,會加強宣教工作,市政署近年編印了很多有關食安的小冊子,圖文並茂教導食店及前線員工,做好衛生,維護美食之都美譽。

    首五月巡查二千次

    現時本澳不同類型的食品場所約有八千家,今年一至五月期間,恆常巡查了店舖二千多家次,發現不少食店存在系統性問題,例如在存放食材時,可能因空間不足,一些凍肉或凍品存放過密,導致雪櫃效能減弱,部分食材存放時間太久。另外,不少食店除了即場烹煮食品,亦會有冷盤、涼菜供應,這類食品事前已烹煮或處理好,未食用前必須有獨立容器、凍櫃儲存,但可能空間有限,很多時店舖會將生食材及即食食品一同儲存。因應澳門客觀條件,不少店舖會出現上述情況,但必須注意“上熟下生”及每樣食品都必須包裹好,避免出現交叉污染,引起食客胃腸炎的問題;雪櫃和儲放食材也需定時清潔及處理;也有部分食店較長時間沒作整體清潔,會強制其完成大清潔才可繼續營業。本澳食店食安意識處於較好水平,署方發現問題要求其處理後都會短時間內作出改善和配合,不超過百分之十需要覆查,勒令其停業整頓的個案不超過五個。

    外賣店食安意識佳

    外賣店登記制度於二一年十一月生效後,至今已登記營運中的外賣店約有三千六百家。署方一直有巡查外賣店,可以看到至今本澳外賣店食安情況較佳。

    現中毒會公佈店名

    食物中毒個案處理方面,市政署與衛生局緊密合作,當發現相關個案時,衛生局會負責上游流調,懷疑的食店場所會由署方作跟進,巡查店舖和抽取相關食品作檢驗,證實具相關性時會要求店舖作整頓,若發現違返食安法,亦會根據法律作出預防措施。市政署與衛生局調查證實是食店出品引起胃腸炎中毒個案時,會公佈有關店舖名稱,可能有店舖不理解有關做法。張桂達稱是希望保障隱性病人,讓同樣曾在有關店舖進食者得知情況,及早求醫,避免誤以為是自身的問題,令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