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康復十年規劃完成率九成四
  • 衛局國慶假就診安排
  • 廉署參亞洲申訴專員會議
  • 法律團體赴粵交流法律實務
  • 公職協訪特首提十九施政建議
  • 公總:公僕明年加薪
  • 永福圍打造藝術家交流場地
  • 政府金沙聯手活化益隆炮竹廠
  • 人山人海
  • 旅客倡引不同元素增吸引力
  • 商戶冀步行區助刺激消費
  • 福隆新街步行區煥發新活力
  • 鄭宅中秋猜燈謎熱鬧
  • 珠中秋晚會唱響團圓之歌
  • 兔仔燈籠展婆仔屋揭幕
  • 中秋玉盤高掛賞月人眾
  • 江門會赴冀習國情捐善款
  • 工銀企管精英培訓報名
  • 工作坊教客廳斷捨離
  • 扶康會義賣物預訂

(新聞小語)情報結合科技阻遏毒品流入

2023-06-11 06:35

    情報結合科技阻遏毒品流入

    自免隔離通關全面實施、國際航班有序恢復,人員頻繁流動,犯罪活動也同步上升。根據保安當局日前公佈的今年首季罪案數字,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三千○六宗,較去年同期增加四百四十一宗,上升約一成七。儘管今年首季販毒案件與去年同期持平,但運毒方式和形勢變化亦亟需關注。

    從當局近月破獲的多宗從港運毒來澳案件,反映販毒集團不像過往疫情期間主力利用郵包運毒,而是隨着通關措施放寬,利用人手“螞蟻搬家”運毒,甚至透過行李、人體藏毒等運毒的頻率也隨之上升,令毒品犯罪更趨多樣化和複雜化。

    要打擊線上“毒郵包”與線下“螞蟻搬家”運毒,不僅要依靠鄰近地區及國際警務部門的情報交流,更需要有效的科技手段協助。保安當局此前曾介紹,本澳海關與警方近年來已添置了多種毒品檢測設備,如設置於各出入境口岸檢查車輛的車載移動式貨物及車輛檢查系統,用於檢查旅客及行李物品的安全檢查系統,用以檢查郵包的檢測系統,用於執法中快速無損檢測物品的手提式驗毒機等。未來亦將持續優化及調整相關科技設備及系統,並根據實際需要適時引入新的測毒儀器,以阻止毒品流入本澳。

    儘管如此,毒販仍有機會突破防線,將毒品偷運來澳。警方昨日就破獲一宗本澳男子從香港購毒偷運入澳轉售圖利的案件,先後於新橋、新口岸及氹仔區拘捕三男一女。警方合共搜出九點五九克冰毒,價值超過三萬一千澳門元。量雖然不多,但影響極壞。

    警方除了情報與科技手段結合,也需要深入分析多樣化的販毒方式、作案人的年齡分佈等資訊,更好地防患未然,亦有必要開展不同語種的禁毒宣傳,從源頭上對販毒行為起阻嚇作用。

    更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有周邊國家和地區開放大麻或大麻二酚合化法,當中有些大麻產品被包裝成糖果或零食,不論有心或無意,夾帶在行李中也難以發現。相關部門有必要加強宣傳和教育,阻嚇心存僥倖人士,同時避免居民誤墮法網。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