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日圓貶破160再創新低 午後反彈引來干預揣測
  • 優質礦藏愈來愈少 銅價漲破10,000美元
  • 日擬擴大限制四項半導體技術出口 商務部:有損全球供應鏈穩定
  • 友誼橋往氹仔方向旅遊巴貨車相撞 約30人受傷 旅巴司機一度被困
  • 餐飲業智能升級方案展示會舉行 助中小企升級轉型
  • 廣告商會:惠澳措施拓會展演藝業市場 促澳門創造獨有文旅產品增強競爭力
  • 林定國:23條立法無損新聞自由 不論對政府批評多尖銳
  • 馬斯克訪華首日 特斯拉通過內地汽車數據安全檢測要求
  • 「水晶魚」民防演習 提升災害應對聯動效能
  • 澳膺ECTAA推薦旅遊目的地 兩旅遊盛會明年在本澳舉行
  • 旅博會約3.7萬人次入場 帶動旅遊消費逾550萬元
  • 商會:惠澳措施極大利好會展業 有力推動澳門建設「演藝之都」
  • 琴澳旅遊團七天內可多次往返琴澳 經辦旅行社須由深合區認定
  • 美大學反戰示威 再有過百人被捕
  • 明確組團要求及旅行社資質等 深合區出台「團進團出」配套文件
  • 問界M7碰撞起火致3人遇難 車企:已成立專項小組
  • 3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09% 康樂及文化和教育類升幅大
  • 行政長官選委參選人6月中報名 選舉網站今日開通
  • 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今開幕 李司:今屆旅博會設逾1,300個展位
  • 內地五一黃金周將至 文綺華料本澳酒店預訂率近九成

內港北泵站排澇能力不足 工程師:非不可逆轉

2023-06-12 10:01


風季即將到來,前年剛剛竣工的內港北泵站遭審計署揭發,由於跨部門溝通不足,花費逾億公帑、歷時11年完工的泵站排澇能力不足,原應採用20年一遇降雨強度的排撈標準,卻只採用了十年一遇的最低標準,導致工程效益遠低於預期。對此,有工程師表示,若能把泵站內四台泵做升級,加上周邊舊渠改善及內港南、筷子基北泵站啟用,相信仍能達到20年一遇的標準。【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審計署上周五公布《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工程的建設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揭露前民署事前在排澇標準選用上,未有諮詢工務局或作專門研究;工務局則早知悉內港區應採用20 年一遇降雨強度的排撈標準,卻未有將研究報告寄予前民署知悉,審批內港北泵站施工計劃時,對工程只採用了十年一遇降雨強的排撈標準沒有提出意見。

報告指出,政府於2010 年施政方針中提出需重點解決舊區水浸問題,但在內港北雨水泵站卻花費六年選址,導致工程較預期足足延遲七年。原定於2014年完成,最終延遲至2021 年才竣工。

報告:未能應付水浸長期需求

現行法規定工務局有責任對排澇標準進行把關。然而,局方已於2012 及2017 年透過兩份研究報告,知悉內港區應採用20 年一遇降雨強度的排澇標準,局方不單未有將研究報告寄予前民署知悉,且在2017年3 月上呈行政長官核准同意採用該排澇標準的情況下,在其後審批內港北泵站施工計劃時,對工程只採用了十年一遇降雨強度的排澇標準沒有提出意見。

內港泵站選址周邊地區,在地勢上屬全澳最低點,亦是整個內港區排澇壓力最大的區域。內港北泵站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對下游排水管道進行更換、新建箱涵渠及雨水泵房,以及封開沿岸兩水排放口。審計署指出,內港北泵站在2021 年5 月底竣工,但同年6月1 日一場暴雨後該區仍出現嚴重水浸。由此可見內港北泵站本質上根本未必能應付水浸的長期需求,所投人的公帑亦未能發揮最大效益。

報告直言,治理水患是多年來施政方針明確提出的工作承諾,但是次審查所揭示的問題,反映相關部門統籌不善、管理不當。相關部門應作出全面認真的檢討,制定有效措施改善報告提及的所有問題,確保基礎建設能達至預期的目標。

工程師:可升級水泵彌補

工程師陳桂舜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難以理解兩個部門是如何溝通得出的結論,但有關內港北泵站在技術層面上,使用十年標準而非20 年標準的設計並非不可逆轉。

首先是內港北泵站現時是四台泵,陳桂舜指,三用一備,按計算三用應該在十年至20 年一遇中間,即16 年一遇左右,加上第四台備用泵可接近20 年一遇的水平,箱涵渠本來設計就是50 年一遇,但周邊多條雨渠都是舊渠,部份更是清污混合渠,要改善後才能發揮到設計下的效能。

另外,內港北上下連接的內港南和筷子基北實際上是同一組渠網,混合三個泵站計算後,總體是否能符合20 年一遇的水平,最後真係未達到標準,差距也不會太大,不需推倒重來。建議當局可把四台泵的部份升級,換一個級別較大的泵便可。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工程師徐承康表示,治水工程橫跨界面大,工期長,存在眾多技術難點,並非易事,惟期望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通力合作,減少公共部門之間行政程序所花費的時間,合力共助此類大型基建項目能夠更接地氣、更有秩序地落成,令內港區域一帶,無論遇到暴雨、颱風,或是天文潮等引致內港水浸的情形,都能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掉,滿足內港街坊日盼夜盼了許多年的心願。

內港北雨水泵站不僅延遲完工七年,排澇能力也遠低於預期。 (郭善如攝)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