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蘇原副公安廳長囚十三年
  • “外國教授”借生態科研竊密
  • 李強:推進“兩重”建設
  • 廣東台原台長張惠建被查
  • “帶路”助中醫藥發展
  • 火山噴發
  • 美周末多地槍擊十二死
  • 日直升機故障迫降兩港遊客傷
  • 嚴重火災
  • 日客機越線接近跑道險撞機
  • 上月我新能源汽車銷量增33.5%
  • 我海警黃岩島常態化訓練
  • 王毅:中韓應追求和而不同
  • 美擬對華電動車關稅翻番
  • 華促美勿邊修路邊挖坑
  • 華春瑩線上“翻譯”美式雙標
  • 泰湄南河壩部分塌堤
  • 加林火失控煙霧蔓延美多州
  • 印尼洪災四十四人遇難
  • (社論)亞洲打響“貨幣保衛戰”

今出伏清涼可期

2023-08-20 06:35


    今出伏清涼可期

    【據新華社天津十九日電】今年長達四十天的三伏天將於八月二十日正式結束,清涼可期。

    “秋包伏”熱得哭

    今年的末伏時間為八月十日至十九日。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末伏指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民間素有“秋後一庚入末伏”之說。民俗理念認為,如果末伏在立秋這天之後,那麼俗稱“秋包伏”;如果立秋當日正好入末伏,也就是說立秋當天恰逢庚日,那麼就叫“伏包秋”。

    立秋當天正逢庚日比較少見,而多數情況下進末伏的時間往往在立秋這天之後。以今年為例,立秋是八月八日,往後找到的第一個庚日是八月十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由於今年進末伏的時間在立秋之後的兩日,即俗稱的“秋包伏”。

    源於此,民間也產生了不少民諺、俗語和老話,如“伏包秋,涼颼颼;秋包伏,熱死牛”“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等等。那麼,“秋包伏”真的會熱得哭嗎?

    “古人根據生活與勞動實踐總結出來的這些老話或諺語也是一種經驗之談,常常蘊含幾分道理,但我國地域遼闊,再加上長期以來氣候變化波動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具體情況還應具體分析。”由國慶說。

    注意防“秋老虎”

    出伏後,天氣熱不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秋老虎”是否發威。所謂“秋老虎”是指出伏後短時間會熱到三十五攝氏度以上的天氣,大多發生在每年公曆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氣候特徵是早晚稍清涼,午後則高溫暴曬。

    “秋老虎”現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有時來得早,有時來得晚,有時還會去而復返,持續的時間也長短不同,長則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短則一周左右。

    由國慶表示,雖然“秋老虎”讓氣溫居高不下,但隨着空氣中的濕度下降,人體的感受會舒服很多。他建議,出伏後公眾仍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補充水分、勞逸結合、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適當鍛鍊。